【摘要】近年來,銀行代理保險業(yè)務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在國內屢屢發(fā)生。今年春節(jié)的時候,王老先生在鎮(zhèn)上的郵政儲蓄所存了兩萬元錢。前段時間,因為兒子要蓋新房,王老先生想把錢取出來“支援”一下兒子。沒想到王老先生去取錢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說,存款已經辦理成了某某人身保險,除非存滿五年,否則要取出來非但不能參與分紅,還得扣本金。
據王老先生回憶,存錢的時候,銀行的工作人員并沒有說辦理保險業(yè)務,只說存成定期利潤比活期高,而且還可以分紅。工作人員對王老先生說:“放一百個心,銀行難道還會倒閉不成?”還拿出其他村民辦理該業(yè)務的存根給王老先生看,并說當天辦理該業(yè)務可以送一個高壓鍋。經不住軟磨硬泡,年過六旬且目不識丁的王老先生就辦理了所謂的“存款分紅”業(yè)務。沒想到急需用錢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
兒子帶著王老先生去鎮(zhèn)郵政儲蓄所理論,可銀行工作人員拿出來的業(yè)務單上白紙黑字寫著“某某分紅型保險”。沒辦法,因為急著用錢,王老先生只好扣掉526元錢的“退保金”,把錢取了出來。據父親說,周圍好些村民都碰到了類似的問題。
無憂保提示:銀行代理保險業(yè)務無可厚非,但是不應該以此來誤導消費者。筆者建議,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農村金融市場的監(jiān)管,規(guī)范銀行工作人員的行為,防止一些人打著為農民服務的旗號,利用農民對銀行的信任,以及部分農民文化知識欠缺和法律意識淡薄的弱點,忽悠甚至欺騙農民,給農民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