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國安盛集團的虧損從何而來?曾經(jīng),安盛頂著合資險企中“唯一持股超過50%”的榮耀獨步我國保險江湖。這家擁有196年歷史、長期扮演成功者角色的企業(yè),為何在中國13年卻累計虧損接近9個億?放手控股權的那一刻,安盛是否真的認識了中國、認識了中國市場?
手中的資料顯示,安盛集團總部位于法國巴黎,是全球保險界的翹楚,全球有1.01億人使用它的產品,旗下的員工達16.3萬人,管理資產約合10650億歐元。
Interbrand剛連續(xù)第三年將其評為“全球最頂尖保險品牌”。
被湮沒的“頂尖”優(yōu)勢
2012年7月9日,也就是在“金盛人壽”翻牌為“工銀安盛”之后三天,《財富》全球500強榜單發(fā)布,法國安盛集團以1427.1億美元的營業(yè)收入和60.1億美元的利潤,名列第25位。排它前面的保險公司只有一家,是排在18位的荷蘭ING。
不過在中國市場,工銀安盛的前身——由安盛控股51%的金盛人壽,情況就不那么樂觀了。
5月7日,保監(jiān)會發(fā)布今年一季度保險消費者投訴情況的通報,將金盛人壽兩次推入“黑榜單”的榜首。其在每億元保費投訴量和千家機構投訴量上,皆位居壽險公司第一,分別是1.509和147.059。
今年1-5月,金盛人壽原保費收入為5.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8.5億元的數(shù)據(jù),同比大幅下跌了36%,市場占有率勉強達到0.11%。
以上業(yè)績使其在25家外資壽險公司中的排名從去年同期的第6名下降到第11名;在國內62家壽險公司中的排名則下跌了10個位次,從去年同期的第27名跌到第37名。
據(jù)中國保監(jiān)會披露的可查的數(shù)據(jù),自2004年至今,金盛人壽最好的年景出現(xiàn)在2007年:當年金盛人壽首次實現(xiàn)盈利,這也是其13年中唯一實現(xiàn)盈利的年度;同時,這還是金盛人壽的市占率唯一達到0.18%的年度——其市占率最低的時候甚至只有0.05%。
與低迷的市占率相伴而生的,是金盛人壽不斷放大的虧損數(shù)據(jù)。據(jù)金盛人壽2011年年報,其歷年累計綜合虧損額已經(jīng)高達8.87億元。其中2009年-2011年三年就虧掉了3.95億元,占歷年虧損額的44.5%。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盛人壽2011年的單年綜合虧損額為2.51億元,相較上一年的0.85億元暴增了195%。
作為我國第一家中法合資的壽險公司,也是中國保監(jiān)會成立后批準的首家壽險公司,1999年4月12日,金盛人壽獲得開業(yè)許可,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
彼時,法國安盛集團與中國五礦集團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權。這是我國唯一一家外資持股超過50%的壽險公司。
這個比例一直持續(xù)到2012年7月6日。由于中國工商銀行的收購行動獲得監(jiān)管層批準,金盛人壽更名為“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工銀安盛)”。
至此,工商銀行成為工銀安盛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60%;法國安盛和中國五礦的持股比例分別減少到27.5%和12.5%。
與品牌形象不一致的排名、不斷滾雪球的虧損數(shù)字、減少的話語權……安盛集團在中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在《機構投資》的采訪中,幾乎所有人都提到了同一句話:“這很正常——外資企業(yè)在中國水土不服!”
《三國志 吳志 周瑜傳》中說:“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宋書 索虜傳》也提及:“道理來遠,或不服水土,藥自可療。”
意指對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這種不適,可能由于氣壓變化而來,可能由于溫度、濕度改變而來,可能由于噪音、燈光而來,也可能由于食材迥異而來……
那么,對于安盛這家在全球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有分支機構的保險巨艦而言,引發(fā)其在華水土不服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呢?
無憂保提示:無論如何,安盛始終輝煌過。《財富》全球500強榜單發(fā)布,法國安盛集團以1427.1億美元的營業(yè)收入和60.1億美元的利潤,名列第25位。排它前面的保險公司只有一家,是排在18位的荷蘭ING。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