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榮譽多麻煩也多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慘遭安聯PK(1) 在這個陽光和煦的早春三月,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卻彌漫著冬日的寒意。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的業(yè)績正遭遇著連月下滑的窘境。 根據該知情人士提供的資料,記者看到,友邦保險上海
榮譽多麻煩也多 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慘遭安聯PK(1)
在這個陽光和煦的早春三月,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卻彌漫著冬日的寒意。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的業(yè)績正遭遇著連月下滑的窘境。
根據該知情人士提供的資料,記者看到,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1、2月份的新增保費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23.5%和28.8%。其中,壽險保費收入下滑幅度更大,分別下降30.6%和39.3%。該人士還向記者透露,友邦業(yè)績的負增長,已經不僅僅是這兩個月的事情了。
看著如此高比例的負增長數字,記者不禁想到了最近友邦所面臨的一系列風波———
"智尊寶"慘遭PK
“智尊寶”是友邦著力推出的萬能險產品,分A、B、C三款。從2005年3月開始,“智尊寶”的保費收入和銷量在友邦上海分公司每月業(yè)績排行榜上,一直穩(wěn)居前二名的寶座。然而,近4個月來,“智尊寶”卻屢遇冰山。
首先是2005年11月,上海保監(jiān)局頻發(fā)通知,給萬能險緊急降溫,連帶著“智尊寶”的銷量也從榜上第二名滑落到了第三名,之后即一蹶不振。
其次,有內部人士分析,“智尊寶”銷量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和“勁敵”———安聯大眾“靈活理財”的崛起有關。
據悉,后者也是一款萬能險產品,且保底利率達到2.5%,遠遠高出“智尊寶”1.75%的保底利率?!办`活理財”的推出雖然也有1年多的時間,但由于安聯大眾代理人隊伍不夠龐大,因此一直在銷量上無法與“智尊寶”抗衡。
然而,近兩個月來,由于安聯大眾加大了“靈活理財”的銷售力度,以及市場上有關“靈活理財”保底利率要降低的傳言,都使得“靈活理財”在銷量上有了突飛勐進的增長。據悉,甚至有消費者把已持有的“智尊寶”保單退掉,再去購買“靈活理財”,以獲得更高收益。
最后,銷量的下滑和友邦對“智尊寶”銷售激勵機制的改變似乎也有一定關聯。據了解,友邦在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期間有一個業(yè)績高峰競賽,在2005財政年度(即2005年11月30日以前),友邦對“智尊寶”采取的是代理人收進多少保費即算多少業(yè)績的激勵機制,也就是說,如果代理人收到躉繳5萬元的保費,即按5萬元計入業(yè)績。這對于那些要沖刺業(yè)績精英的代理人,無疑有著很大激勵作用。
然而,在2006財政年度(即2005年12月1日起),“智尊寶”只按10%保費收入計入代理人業(yè)績。這樣,原本5萬元的保費收入只能按5000元計入業(yè)績。一位友邦代理人告訴記者:“這樣一來,對我們的激勵作用就小了,我們在銷售時自然也不會像原來那樣賣力了”。 "守御神"備受爭議
包括“守御神”在內的友邦重疾險風波是近期業(yè)界關注的焦點。事情源于一篇廣為流傳的有關“守御神”條款爭議的網絡文章,該文直接導致深圳6名投保人集體訴訟友邦,并引發(fā)了一場關于重疾險的社會大討論。
且不論這場重疾險風波對整個保險業(yè)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單就友邦保險公司來看,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一個考驗公司“危機公關”能力的關鍵時刻。
一邊是消費者急切要“討個說法”,一邊是友邦始終堅持“沉默是金”,在這種情況下,廣大消費者可以選擇的只有退保或拒絕購買。記者就曾親耳聽到一個朋友在讀了那篇網絡文章之后,把他家年繳保費8000多元的“守御神”保單一退了之。而據一位友邦代理人透露,近期許多原本打算購買“守御神”的消費者都改變了計劃,寧可等等再說。
"飛單"陰魂不散
“飛單”是業(yè)內對于本公司代理人把客戶保單介紹到別家公司,從而造成本公司潛在保單損失的一種稱謂,是一種違規(guī)行為。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種現象早已有之,以往只是本公司代理人兼做其他公司產品,但近來由于保險代理公司的不斷增多,更為這些代理人提供了看似“名正言順”的渠道。
這種行為,從代理人自身來講,只不過換一個公司拿傭金,并無任何損失,然而,對于友邦,卻造成了不小的潛在保單損失。不過,從對友邦業(yè)績下滑的影響力來看,這個原因似乎并沒有前兩個更為突出。
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苗萌萌 2006年3月28日
標簽: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