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適當擴大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范圍,包括四項具體措施。
有人或許會以為,此舉是為了提高社保基金的收益率,相應地,其風險也會提高。但實際上,這里說的全國社?;?/a>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已經配置有部分較高風險的資產,投資收益率也比較高。人們印象中“跑不過通脹”其實是地方的社會保險基金。社會保險基金由于負有現(xiàn)時支付的任務,非常強調安全性,只能投資于存款、國債等低風險的資產。而社會保障基金是一種儲備基金,并沒有現(xiàn)時支付的任務,可以承受較高的風險。
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資產結構,2001年的暫行辦法曾規(guī)定,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比例不得低于50%,企業(yè)債、金融債的比例不得高于10%,證券投資基金、股票投資的比例不高于40%。其投資范圍后來逐漸擴大,境外投資可占20%,信托貸款可以占5%,直接投資央企的股權可占20%,產業(yè)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可占10%。在這些投資領域中,有一些是風險比較高的。因為管理得當,社會保障基金獲得了很好的收益率,截至2013年,年均收益率達8.13%。
這次出臺的四項擴大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范圍的措施,并不會顯著增加其風險,也不太可能顯著提高其收益率。這次正式列入的資產是地方政府債券、同業(yè)存單、優(yōu)質民營企業(yè)股權,同時信托貸款投資比例上限由5%提高到10%。前面兩項風險和收益都不是太大,后面兩項的風險和收益也未必大于股票、境外投資、股權投資基金。這次并沒有調整銀行存款和國債的占比。
這次擴大社會基金投資范圍,主要的意圖是使之起到穩(wěn)增長的作用。前三項措施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雙引擎”戰(zhàn)略銜接起來。社會保障基金投資于地方政府債券,信托貸款投資比例上限提高到10%,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礎設施等項目的參與力度,可望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為“改造傳統(tǒng)引擎”提供動力。社會保障基金直接股權投資于地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yè)龍頭企業(yè)包括優(yōu)質民營企業(yè),可以推動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為“打造新引擎”提供動力。
這可能意味著,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理念會有一些變化,除了追求安全性和收益率,它還要配合國家戰(zhàn)略、宏觀調控的實施。
與當天會議部署的盤活和統(tǒng)籌使用存量財政資金一樣,擴大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范圍也是存量調整的措施,不會創(chuàng)造太多的增量資金。投資于地方政府債券的資金多了,投資于企業(yè)債券的可能會相應減少;對民營企業(yè)的直接股權投資多了,對央企的直接股權投資可能會相應減少;信托貸款比例提高了,股權投資的比例可能會減少。我們可以看到,對于穩(wěn)增長,政府主要還是從盤活存量方面著力,而對于擴大增量則相對謹慎。無論如何,通過調整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存量,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營企業(yè)所得到的支持將會加強。
標簽: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