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即將迎來兩只保險股新秀。
5000點之后,兩只保險股——中國人壽(601628.SH)和中國平安(601318.SH)股價仍扶搖直上,坐享繁榮之市,令市場對保險股充滿期待和想象。恰在此時,另兩家保險集團——太平洋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太保集團)和中國再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再集團)啟動了IPO(首次公開募股)沖刺:太保集團敲定先A后H股上市,并已準備好路演和招股說明書材料,正等待中國證監(jiān)會的過會通知;中再集團已宣布完成股份制改革,為IPO掃平了道路。
如果太保集團IPO今年成行,保險股“稀缺”或有所緩解,但仍將持續(xù)“供不應求”狀態(tài)。
太保先A后H
“我們應該在年底能實現(xiàn)集團整體上市,從已擬寫好的招股說明書內(nèi)容看,是先在A股上市,再擇機到H股上市?!碧窖蟊kU集團一位高管對記者證實。
據(jù)了解,現(xiàn)在太保集團上市輔導商為中金公司和瑞銀,在上市過程中最為復雜的部分是財務審核和劃分?!澳壳?,中金和瑞銀對太保集團的上市輔導工作已接近尾聲,招股說明書已做完,路演和IPO材料已準備好,IPO中各種答疑材料都讓各個職能部門進行的充分準備,匯總到上市小組。”上述高管透露,“太保上市計劃已得到上海市政府的認可,保監(jiān)會對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上市也一直表示支持,現(xiàn)在我們正在等待證監(jiān)會對有關條件的審核?!?BR>太保集團上市可謂一波三折。最初計劃中,太平洋保險壽險、太平洋產(chǎn)險將分別合資、赴海外上市;后來太平洋保險集團對子公司進行股權置換,擬作集團整體赴海外上市;目前太保集團積極準備在A股上市,再擇機到H股上市——歷經(jīng)三年時間,其間,宥于政策所限,原參與太平洋保險集團上市計劃的投資銀行摩根大通悄然退出,而太保集團上市小組成員也更換了一輪。
太保集團在國內(nèi)控股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和中國太平洋人壽,在美國設有中國太平洋(美國)服務公司,在香港設有中國太平洋保險(香港)有限公司,在倫敦和紐約設有代表處;此外,太保集團公司還與荷蘭國際集團合資設有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據(jù)了解,太平洋保險集團整體上市計劃于今年年初清晰。4月,太平洋壽險的外資股東將其持有的壽險股權轉讓給太保集團——2005年12月,全球私募股權公司凱雷集團和美國保德信保險公司參股太平洋壽險,持股比達24.97%。現(xiàn)在兩家外資機構在太保集團持股比為19.9%。外資股權退出后,太保集團持有太平洋壽險公司97.5%股權,其他股權由上海申能集團、上海國有資產(chǎn)經(jīng)營公司、上海煙草、云南紅塔山等持有。今年5月,太保集團變更注冊資本至67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股東持股比例又發(fā)生了微妙變化:中資股東前三位分別是上海申能、寶鋼集團和大連實德,寶鋼集團從原第一大股東退居第二位。
中再集團接力IPO?
與太保集團相比,中再集團的上市步伐沒有那么快,但是其上市意圖日趨明朗。
10月10日,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創(chuàng)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宣布中再集團整體改制為股份公司。“股份制公司的成立將為中再集團IPO掃平道路。”市場人士認為,“就像2002年年末中國人壽在財政部的注資下進行資產(chǎn)撥離,形成中國人壽(集團)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隨后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1月初在香港和紐約兩地同時上市。中再集團將在今后幾個月出現(xiàn)在上市金融公司中?!?BR>中再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再保險公司,在中國再保險市場上占有壟斷地位。此前,為了完成中再集團整體上市,中再集團逐步對旗下子公司股權進行回購,受讓了東亞再保險株式會社、福禧投資和天津泰心北信醫(yī)療產(chǎn)業(yè)投資公司持有的8000萬股中再保險股份,持股比例提升到75.1%;另從東亞再保險株式會社和福禧投資手中受讓中國財產(chǎn)再保險公司的160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達到71.72%;從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手中受讓中再資產(chǎn)管理公司198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達到60%。當時中再集團在匯金公司40億美元的注資下完成了這些回購計劃。
據(jù)悉,中再集團股份公司整體承繼原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及6家子公司的資產(chǎn)、負債、業(yè)務及員工,新股東是財政部和中央?yún)R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有14.50%和85.50%的股權。
中再集團整體改制為股份公司,為其整體上市計劃鋪平了道路。記者聯(lián)系中再集團有關人士,但未回應上市話題。中再股份公司還要完成工商注冊、公司掛牌,再到經(jīng)過財務審計、上市輔導等,這段時間料有數(shù)月。
王小罡分析了美國保險市場發(fā)現(xiàn),在美國市場,大部分保險公司是上市公司。
保險公司上市風潮在歐美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很多公司從古老的相互型公司轉型為股份制公司,接著成為上市的公眾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結構。而上市募集到更多的資金用于開拓新興市場,投資并購其他保險公司及金融機構,成為跨國金融集團和綜合金融服務商。如美國國際集團(AIG)、美國大都會人壽(Metlife)、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Manulife)、法國金盛集團(AXA)、德國安聯(lián)集團(Alianz)、英國耆衛(wèi)集團(Old Mutual plc)、瑞士蘇黎世金融(Zurich)等都是上市保險公司的“巨無霸”。
在歐美市場和中國香港,上市的保險公司不僅有綜合性金融集團,也有專業(yè)性的中小公司以及保險中介機構,如專營養(yǎng)老金或健康險的公司,或專營住房信貸保險的公司;以及保險經(jīng)紀公司和中介公司。
在我國A股市場,目前只有中國人壽、中國平安這樣的最大的保險公司上市,不僅是股票市場的稀缺資源,而且也把其在保險市場的壟斷地位帶到股票市場的“壟斷”行情中來。所以下一輪保險上市潮中,有行業(yè)特點的保險公司上市將成為亮點。
2007年10月13日 14:17 中國經(jīng)營報 記者:萬云
標簽: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