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延遲退休最新消息:院士統(tǒng)一70歲退休
院士統(tǒng)一70歲退休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12日向記者透露,中央已批準相關改革方案,規(guī)定院士統(tǒng)一70歲從工作單位退休。
干勇表示,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已制定了相關實施細則,“考慮到當前我國兩院院士中年齡75歲以上的院士所占比例較大,凡是達到新政策規(guī)定退休年齡的院士可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辦理退休手續(xù)。其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的70歲以上院士可經(jīng)有關部門批準,將退休年齡延長到75歲?!贝饲?,我國沒有院士退休的明文規(guī)定,一些單位在院士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后,會根據(jù)院士身體狀況和個人意愿讓其本人自由選擇是否退休,但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單位和地區(qū)從自身利益出發(fā),如通過院士爭取更多的國家科研項目和經(jīng)費資源而拒絕院士的退休申請。
鏈接
舊文重讀:首位退休院士,退休耗時1年
在院士退休和退出方面,已經(jīng)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曾在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擔任職務的秦伯益院士,是首位獲準退休的院士。2004年,秦伯益明確提出退休請求。一年后,他的退休請求才獲了批準。秦伯益也因此被稱作“院士退休第一人”。
院士的退休并不容易。工程院院士沈國舫曾向媒體透露,他曾向中國林業(yè)大學提出過退休申請,校方卻并未同意?!八麄冋f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們學校的旗幟,還要靠你說話呢?!?/P>
今年年初,由于身為院士的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教授王正敏被舉報存在“學術造假”,4名院士推薦人曾向中國科學院寫聯(lián)名信,要求中科院對王正敏予以除名。但目前此事的進展情況尚未對外界披露。
6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院士制度的要求,主要就是要突出學術導向,減少不必要的干預,改進和完善院士遴選機制、學科布局、年齡結構、兼職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
標簽: 延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