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小伙子,這兩天為我跑前跑后,你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小伙子……”日前,山東煙臺開發(fā)區(qū)人社局工作人員趙虎,收到了一封僅有數(shù)十字但卻充滿感激之情的感謝信。
原來,寫信的這位阿姨前不久到該局社保處辦理一次性退保事宜,這件事情本不屬于趙虎的工作范疇,但趙虎沒有將阿姨敷衍打發(fā)走,而是在打聽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趙虎告訴阿姨要先去行政中心有關(guān)部門審批,再回來辦理退保手續(xù)。
對開發(fā)區(qū)不熟悉、對辦事流程不了解的阿姨,從行政中心辦理完一次性退保處理后,再次找到了趙虎,希望他能幫助自己辦理。趙虎怕阿姨再因為對辦事流程和辦事部門的不熟悉而浪費時間,來回麻煩,便親自帶著阿姨去相關(guān)處室辦理。
在趙虎的幫助下,這位阿姨順利地辦完了退保手續(xù)。感激之余,這位阿姨給趙虎寫了一封質(zhì)樸的感謝信,并送上了幾把自己種的“西牟香椿”。
感謝信只有數(shù)十字,一把香椿也值不了多少錢,但它代表了群眾對工作人員工作的肯定。一直以來,“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官僚主義作風(fēng),群眾非常反感。
這件事說明,“讓百姓的事兒不再難辦”只是舉手之勞、獲得群眾認可也不是那么困難,關(guān)鍵在于工作人員是否自覺踐行群眾路線,甘當群眾的“服務(wù)員”。
一個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lǐng)。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開展地如火如荼。我們每一名黨員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不斷在工作中改進作風(fēng),真正使“讓群眾滿意”成為常態(tài)。(煙臺開發(fā)區(qū)人社局 劉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