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超配干部,要“量變”更要“質變”
日前,中組部對外發(fā)出消息稱,全國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截至目前,在全國超職數配備的4萬余名副處級以上領導職數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
平心而論,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已經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毫無疑問,目前所取得的階段性整治成果體現了中央的決心和魄力。必須要看到的是,此次整治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無論是從范圍上還是力度上都是空前的。也正因此,社會公眾對整治行動充滿了期待。筆者認為,整治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固然應當注重數量上的削減,但干部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則更加重要。唯有在實現“量變”的同時真正推動“質變”,才能夠造福于人民,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助力。
清除“闖關過關”的思想污垢。從新聞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此次中組部開展的整治行動是雷厲風行的。然而,在我們?yōu)槿〉玫某煽兯老驳耐瑫r,也應當警惕某些干部“闖關過關”的思想抬頭。具體來講,對于那些超職數配備的干部,除了要按組織規(guī)定采取轉崗、退休等消化措施之外,還要注重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要強調的是,職位變化絕對不是干部建設的終點,唯有干部思想不斷健康,黨員干部隊伍的肌體才會純潔。同時,對于那些留用的干部,更要清除“闖關過關”的思想污垢。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有些干部的確存在著“關口一過,一切照舊”的消極思想,甚至還抱有“水過地皮濕,流水不到頭”的投機心態(tài)。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不清除干部們的官僚主義、闖關過關理念等思想污垢,那么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必將會死灰復燃,此次整治行動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健全“能上能下”的考核體系。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并非一朝形成,而是有著復雜的原因。所以,僅靠中組部的整治行動,顯然是難以徹底根除的。筆者認為,唯有健全“能上能下”的考核體系,并且嚴格落實才能夠達到預期目的。進一步講,要科學制定量化考核管理指標,建立副職干部考核管理體系。圍繞“考什么、怎么考、考完怎么辦”的問題,建立動態(tài)的、嚴格的考核制度。要在出重拳進行整治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制度對于干部的激勵獎懲作用。注重對副職干部分管領域的量化考察,不能量化的進行定性要求。最為關鍵的是,必須要建立起專業(yè)的考核隊伍,采用定期考察和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年輕干部、有潛力干部脫穎而出,讓那些終日飽食俸祿卻無所作為的官員下臺和失位。唯有如此,才能夠形成正確的干部發(fā)展導向,也能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的活力與戰(zhàn)斗力。
完善“于民所盼”的監(jiān)督制度。從根本上講,要想真正解決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那么無論是整治行動所產生的“量變”或者是留用干部的“質變”等信息,都應當及時公之于眾,接受全社會的監(jiān)督。不得不提的是,整治行動不應將超職數配備干部的數量削減作為唯一成績,更重要的是,要通過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建設,真正優(yōu)化干部隊伍體系,讓在位者能夠被全方位監(jiān)督,使優(yōu)秀者能夠得展所能,確保群眾監(jiān)督權和批評權的實現,這才是群眾最關切、最渴望的“質變”,也是整治行動的最終歸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