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育率持續(xù)下降加劇了人們對養(yǎng)老金等社會保障制度和勞動力不足等問題的擔憂,日本政府應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解決“少子化社會”的問題。
日本厚生勞動省1日公布的人口動態(tài)統(tǒng)計報告顯示,去年日本女性人均生育子女減至1.25個,已連續(xù)5年刷新歷史最低紀錄;新生兒總數為106.26萬人,比前年減少約4.8萬人,也是歷史最低值。
專家指出,日本人越來越傾向于晚婚晚育,15歲至49歲育齡女性人口比例不斷下降,導致生育率持續(xù)走低。
不過,人口動態(tài)統(tǒng)計報告顯示,被視作“少子化社會”成因之一的女性“不婚”傾向受到一定遏制,這個消息給日本社會帶來了一線曙光。
東京學藝大學的山田昌弘教授指出,過去不少女性對低收入男性“敬而遠之”,隨著經濟獨立的女性人數增加,不少人開始認同夫妻雙方一起養(yǎng)家的做法,這也使得“不婚”女性數量減少。
■鏈接
日本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統(tǒng)計數字,日本去年出生嬰兒數量為1062604人,比前年減少48117人。同時,去年日本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21408人,即日本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分析人士說,出生率下降趨勢,使得日本面臨勞動力短缺、消耗納稅基數和加重養(yǎng)老金負擔等問題的威脅。
日本政府去年開始實施一項五年計劃,建造更多日托托兒所,以鼓勵婦女生育,同時鼓勵男子休假照顧孩子。
2006-06-0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標簽: 養(yǎng)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