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漲薪:健全機制 勞有所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發(fā)文提出,推動人財物向基層傾斜。充實加強基層干部隊伍,選派黨政機關年輕干部到基層工作。認真落實基層黨組織工作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基層干部報酬待遇和基本養(yǎng)老醫(yī)療保險。注重從基層培養(yǎng)選拔干部,加大從村、社區(qū)干部和優(yōu)秀大學生村官中考錄公務員力度,適當提高基層干部待遇,逐步改善工作生活條件。
觀察:公務員漲薪話題持續(xù)聚焦
在我國,“公務員”一直都是很熱的名詞,圍繞其前后的一系列話題都是百姓、媒體熱衷討論的焦點。其中,關于公務員漲薪的討論尤為激烈。特別是在當下全民反腐的大背景下,剛一出現(xiàn)呼吁給公務員漲薪的聲音,反對意見就會隨即而來。
在公務員工資漲與不漲的討論中,核心問題是公務人員腐敗。雖然,有很多基層公務員通過多種途徑曬出工資單,但民眾對其真實性仍然有所質疑。
一名我省某地級市副科級干部徐某告訴記者,2800元是他每個月全部收入,沒有任何“其他”。徐某說,平時同學聚會一比較,跟在企業(yè)的同學差距太大?;鶎庸珓諉T的工作強度與收入水平不成正比,年輕公務員還要娶妻生子買房子,不啃老都難。
山東某地級市的一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高某也在網上曬出了工資單,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每月到手收入2500元左右。高某稱: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干部工作強度都較大,但待遇明顯跟不上。
李某是我市一名鄉(xiāng)鎮(zhèn)基層公務員,他向記者曬出自己的工資條。“工作5年,還得啃老。”李某笑著說。他曾是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研究生,但如今已到而立之年,竟然還是一名“啃老族”。“曾經考上公務員的榮耀和熱情,被3000元到手工資的冷水沖刷得一干二凈。”
針對公務員該不該漲工資的問題,近日,某媒體記者特意在新浪微博發(fā)放調查問卷,對超過300名網民進行了“公務員該不該漲工資”的在線調查,調查顯示:只有9.9%支持給全體公務員漲工資,15%支持基層公務員漲工資,12.56%支持官員漲工資。
而人們反對公務員漲工資的主要原因是公務員雖然基本工資不高,但各種福利優(yōu)厚。
周先生認為不應給公務員漲工資。他是一名個體戶,到某些政府部門辦事時,經常遇到“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他留言說:“這種辦事效率和服務態(tài)度還要漲工資,我第一個不同意。”
關小姐也認為,“在我的印象中,有些公務員辦事效率低,對民眾態(tài)度比較傲慢,怎能加薪?”
在個體戶鐘女士看來,公務員群體灰色收入多,易滋生腐敗。“我不相信他們曬出來的工資條。收入要真像曬出來的那么低,他們怎么不辭職?又怎么解釋公務員考試那么火?”鐘女士不解地說。
呼吁:理性看待公務員漲工資
有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基層公務員的薪酬標準明顯偏低,很多崗位如鄉(xiāng)鎮(zhèn)、街道以及一些冷門崗位,受關注率低,工作強度也很大,承受的壓力也不小,特別是當前官民關系比較微妙,公務員哪怕有一點失誤,很容易被放大,導致輿論的譴責。但是這些基層人員的收入,陷入了長期的不增長或者慢增長。而權力腐敗又導致體制內貧富差距拉大,對此,基層公務員常有抱怨之聲。
而更具深遠影響的則是公務員整體素質,這關系到中國各級政府的治理能力?;鶎庸珓諉T待遇差,不但影響工作積極性,而且容易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不作為”和“亂作為”問題突出。收入的下降還會導致崗位吸引力降低,精英群體會流向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業(yè),這致使政府整體素質的下降。當然,從全球的發(fā)展經驗看,精英群體走向市場未必是壞事,但是一個能力強,水平高的政府同樣重要。
另外,薪酬偏低,不可避免的一種情況是,基層公務員被迫尋求另外的致富途徑。無論是私下“創(chuàng)業(yè)”,還是尋找“灰色收入”,以及向腐敗靠攏,這都伴隨著“不作為”和“亂作為”的問題,對政府的高效運轉、行業(yè)形象和公信力都形成了破壞。
而用“公考熱”來印證公務員“待遇好、灰色收入多”等說法也是不客觀的。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里歷來認為“學而優(yōu)則仕”,故而公務員無論福利待遇如何,其社會地位是獲得人們普遍認同的,因此也成為高校畢業(yè)生擇業(yè)時的選擇之一。此外,近年來就業(yè)壓力加大,很多人找工作在投簡歷時就被拒之門外,而公務員考試門檻低,只要符合條件的人都可以報考,這就催生了很多人“試一試”的心理。加之從眾心理效應,導致“公考熱”持續(xù)升溫。
從這次中央提出的“適當提高基層干部待遇,逐步改善工作生活條件”來看,基層公務員“工資低、壓力大、晉升空間小”的聲音已經受到中央的重視。
其實,對于公務員工資該不該漲,大家大可不必如此糾結。公務員薪酬不一定要很高,但是一定要合理,關鍵是要跟得上經濟增長的速度。用合理的薪酬來保持一個穩(wěn)定且專業(yè)的公職人員隊伍,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對基層公務員來說,在收入透明的前提下,很多普通的基層服務崗位不是高收入職業(yè),適當提高待遇勢在必行。當然,公務員們也要擺正自身位置,常懷“為人民服務”之心,勞有所獲,無可厚非。
專家:基層干部薪酬適度上漲絕不是“齊步走”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談到,適當提高基層干部的待遇是大勢所趨,但待遇上漲絕不是“齊步走”,未來仍需構建公務員薪酬變化的長效機制。
汪玉凱認為,公務員的薪酬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水平合理適度地上漲,是各國公務員薪酬制度通行的做法。為何我國公務員薪酬調整很難?主要還是受到社會對公務員薪酬的認知的影響,老百姓仍舊覺得公務員的薪酬相對于社會其他職位收入較高,而且穩(wěn)定,其福利待遇也較為豐富。因此,提高公務員薪酬容易造成社會輿論的不平衡。汪玉凱指出,在我國不少地區(qū),公務員薪酬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調整,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很多國家對于公務員薪酬的調整有法律的明文規(guī)定,而且較為詳盡,我國公務員薪酬調整的機制現(xiàn)在仍在完善階段。
就“公務員的薪酬該如何漲”這一問題,汪玉凱向記者談到,首先,《指導意見》提出要“適當提高基層干部的待遇”,這一舉措是及時和正確的,但是這一措施只能暫時解決基層公務員生活水平提高的“燃眉之急”,未來我國仍需加強對公務員薪酬制度的完善和法律保障工作,通過法律途徑保障公務員薪酬合理的調整,構建公務員薪酬調整的長效機制。其次,對于公務員隊伍當中哪些人最應該漲工資,哪些人暫時不漲,這取決于我們公務員考核的機制,由這一機制所產生的結果來決定到底那些人的薪酬該上升??梢悦鞔_是,公務員工資上漲絕不是“齊步走”,吃大鍋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