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商業(yè)保險相比較,社會保險有兩個特點:一、強制性;二、軟性約束。由于強制性,社保的資金并不是按照市場規(guī)律籌集的,而是被強制集中于某個機構手中。對于商業(yè)保險來說,由于是基于自愿的籌集資金,在既定的信息成本下,資金會集中到具備最高經營水平的保險公司那里。假如保險人判斷出現(xiàn)了失誤,責任自負。而對于社保來說,挑選經營者的權力不再屬于保險人,而是歸于政府。于是,經營者更需要聽命的不是保險人,而是政府。由此,又產生了第二個特點:軟性約束。作為被政府任命的官員,社保經營人所掌握的權力和他所承擔的責任是不相稱的。權力是掌握著數(shù)以千億計的龐大資金(全國社?;鹂傎Y產已超過1900億元),而責任僅僅在于保住那個職位。因此,社保的經營者缺乏如商業(yè)保險那樣的與所掌握資金相對稱的硬性約束。這種狀況導致了一種矛盾的產生。
從社會保險的本意來說,應該是類似于轉換支付的體系,也就是在不同時間、不同人之間分別收集和支付資金。對于增值的需求并不是特別強烈,強烈需要的是資金的安全。因此,所謂做大做強并不應該成為社會保險必須的目標。而中國的社?;饛娏μ岢霾⑴_致這個目標,只能表明一個事實,那就是社?;鹞磥淼娜笨诤艽?,急需在經濟繁榮時期預先加以彌補。事實上,目前社?;鸬那熬按_實不容樂觀。僅養(yǎng)老保險一塊,未來的缺口可能就數(shù)以萬億計。有報告統(tǒng)計,2001年到2075年間,中國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15萬億元。
由于社保資金來源于強制,由政府作為后盾,管理人員由政府任命,聽命于政府,承擔著小得多的責任,所以,當社?;鹣胍龃笞鰪姇r,恐怕無法避免政府趁機揉入其他的目標。麻煩也就由此而來。
正是因為要努力做大做強,本來應該在投資時極力遠離風險的社保資金卻投向了極具風險,幾乎被認為是投資黑洞的中國股市。目前,股票投資已達到251.89億元。也正因為如此,從一開始入市,社?;鹁驼J為充當了托市、救市的資金。中國的股市,目的并不在于提供資金高效運用的渠道,而在于為了給非壟斷則必然虧損的國企圈錢。在這種情況下,一大筆社?;鹑胧校粌H大大增加了基金本身的風險,而且還會制造虛假的股市復蘇局面,延緩股市根本性的結構調整,繼續(xù)維持股市作為國企圈錢工具的不正常局面。這也許是政府所愿意看到的,但卻絕不會有利于投資者和保險人,對于中國股市及整體投資環(huán)境的改善,更是有弊無益。
社保基金另一個熱衷的投資方向是國有銀行,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收益。通過380億元的投資,在兩年多的時間里,社?;饛慕恍?、中行和工行股改中獲得的凈收益將超過500億元,成為國有銀行股改的最大的獲益者之一??雌饋磉@好像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但其中卻有令人費解之處。中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率之高、工作效率之低、盈利能力之差都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那么好的投資收益是怎么來的呢?
細看之下,才發(fā)現(xiàn),原來都是通過銀行上市發(fā)行股票升值以后得來的收益??墒钦f到銀行上市,唉!那可都是國家投入大筆資金剝離了大量不良資產以后才實現(xiàn)的。雖然股票價值上升了,但如果算算總賬,誰知道是盈是虧!也就是說,那些銀行股票的升值,其來源很成問題。這種股票升值,其實代價不菲。而且,社保基金雖然是投資者,但并不能給銀行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機制、產品和技術開發(fā)等方面帶來任何幫助。所謂的社?;鹋c國有銀行的戰(zhàn)略合作,只是社保基金理事會與這幾家銀行在基金托管等領域開展業(yè)務合作而已。在這種情況下,社?;鹜顿Y上市銀行并取得豐厚收益,等于是把國家補貼給銀行的錢拿來了,不過是借政府特殊優(yōu)惠政策下唯一寵兒的身份獲取了大筆紅利。這只能使得銀行內部改革的速度放慢,并使得國家對銀行的巨額補貼變得無效。而如果銀行不能進行及時的有效的內部變革,只能使得金融危機發(fā)生的可能性更大。
在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問題上,社?;鹂磥硪舱业搅擞梦渲?。在如何解決巨量國有股份這個問題上提出了一個解決之道:國有股將按照10%至20%之間的比例,劃轉給社保基金。
原來所說的全民所有企業(yè)在這幾年不知不覺地被國有企業(yè)所代替,但在憲法一級的法律文書上卻并沒有進行及時的修正。相關的法理和合法性懸而未決。怎么全體人民的財產就變成了政府的財產了呢?在這個法律問題明確以前,國有股劃轉社?;鹗谴嬖诜蓡栴}的。社?;鸬谋kU人僅僅是兩三億“職工”。憑什么把屬于全體人民的財產劃到他們名下?這樣做的依據(jù)是什么?
繼續(xù)爭論國企改革的方向已沒有意義。方向只能是堅定不移地實行產權明晰化。任何拖延下去的權宜之計都只能是弊大于利。國有股劃轉就屬于這樣的權宜之計。這種股份的轉換并沒有實現(xiàn)任何的產權清晰,只是把產權模糊的狀態(tài)換了一個樣子。但是,麻煩的是,經過這樣的轉換以后,國企的一部分股份就和重要的社?;鹄壴谝黄鹆?。在許多國企依然享有行政壟斷的地位的條件下,這部分股份的確是很有可能為社?;鸬淖龃笞鰪娮龀鲐暙I的。可是,這種貢獻越大,行政壟斷的國企在和政府談判,維系壟斷時的地位就越有利。他們的手里無異于又多了一張王牌。而所有社?;鸬氖芤嫒硕紝⒊蔀槿速|。也就是說,國企的改革,尤其是壟斷國企的改革,難度將增大。本來就復雜的利益關系,現(xiàn)在又和幾十年后的千百萬人的利益錯綜復雜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要么,繼續(xù)推遲國企的改革,繼續(xù)低效浪費的局面要么,在解決這個復雜的利益關系時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
任何產權不明晰的收益都是靠不住的。這種便宜還是不占為好。這種收益與其說是來自明智的投資選擇,不如說是來自政治操作的運氣。而事實表明,盡管市場投資存在巨大的風險,但政治投資的風險更大,而且,幾乎完全沒有控制這種風險的辦法。不應該為了暫時的利益而情愿在將來付出更大的代價。那是不負責任的政客的作為。強制征集來的、許諾將保證千百萬人未來生機的社?;鸨挥脕磉M行政治的操作是十分惡劣的。
但是實際上,對社?;疬M行這種安排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那些政府的行為被嚴格約束的國家,政府沒有辦法追求什么社?;鸬淖龃笞鰪?,也就無法把社?;鹩脕磉M行政治的操作,結果是社?;瘐r有不大量虧損、甚至難以為繼的。好在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發(fā)達國家,總還是有回旋的辦法。可是在中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一方面未來的缺口很大,社?;鸺毙枳龃笞詮?;同時,政府的行為基本上沒有約束,社?;鹪谧龃笞鰪姷慕杩谥码m然可以實現(xiàn)短期盈利,但是卻在更大的范圍內對整體的經濟和制度環(huán)境發(fā)揮著負面的作用。
其實,這一切麻煩的來源都在于社?;鸬膹娭菩?。在某些范圍內,以強制代替自愿,剝奪消費者的主權,這也許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事情。畢竟有一些公共產品,比如國防、外交是市場難以提供的。但不應該任由這種強制的范圍不受限制的擴大。就社保這個問題來說,實施強制的理由其實并不充分。多層次的、靈活的商業(yè)保險個公民個人的儲蓄在保障未來生活方面其實更為有效。
《中國評論周刊》權衡網絡版/李子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