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在家,有時會遇到保險公司的代理人來敲門。不少人對保險代理人有看法:一是吃不消有些人太過熱情,不管需不需要大力推銷本公司的產品,過后還經常打電話來;二是一些新手對客戶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到點子上,三問兩問就暴露出專業(yè)知識的不足。
幾年前股市火熱時,有位業(yè)務員上門推銷分紅險,用過去一年投資股票市場回報19%的數據,來說明買這份保險能得到高收益。我問她,同期資金在股市中搖新股的無風險收益也達到了20%,分紅險的風險溢價收入體現在哪里呢?怎樣保證20年的保險期間也能獲得較高的收益水平?她答不上來。
再說一個對比的例子。半年多前,一家外資壽險公司推出新產品萬能險,從總部請來精算師作講解。這位頭發(fā)花白的華人精算師一會兒工夫便把功能復雜的萬能險介紹清楚。她畫了一條中間高兩頭低的曲線,告訴大家,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保障的需求不斷在變化。從兩人世界到孩子出生、買房還貸,家庭責任越來越重,需要把保障額調高,保險投資賬戶收益低些無妨;及至快退休時,可以將壽險的保障額調到最低,資金多進投資賬戶增加養(yǎng)老的收入。同時她用收益表比較了市場上其他同類產品,一下子就凸現出這份產品的優(yōu)勢。她不是推銷員,卻用專業(yè)知識讓在座者聽得心悅誠服。
要說服別人,先得“裝備”好自己。老百姓找理財顧問,首先要求他能專業(yè)地解答疑問。對理財、保險產品的銷售人員來說,專業(yè)才是最好的推銷術。
www.cnpension.net 2005.08.17 08:28 新民晚報
【出處:新民晚報】
標簽: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