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考美國白宮公務員的慘痛經歷
導讀:美國人所向往的白宮公務員的考取絕非易事,尤其對于一位外籍中國留學生來說,更是一道新的亮麗景觀。
BWCHINESE中文網訊,根據美國教育部資料,2013至2014學年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留學的中國學生高達27.4萬人。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到美國求學,許多學生面臨生活和學習考研,壓力巨大。近年來約有7成中國留學生從美國畢業(yè)后都回到了國內。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有頂著巨大壓力考美國白宮公務員的中國留學生。
在很多中國老師眼中,從政是最主流的一個職業(yè)選擇,要影響社會,就必須到政府里面去。
美國社會也有這種“主流”的說法——從商或從政。只不過在美國,從商從政并不完全涇渭分明,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同時都是成功的商人。
在美國也有公務員考試,其中PMF(即中央政府公務員考試)更是熱點中的熱點。通過PMF考試就可能成為白宮官員,因而是許多美國人所向往的。
一位中國留學生的就曾參加了PMF考試,經歷考美國白宮公務員的過程,雖然結果失敗了,但其經歷的確是一場不平凡的經歷。
在理論上,美國政府是允許非美國國籍的外國學生報考的,當然,必須有學校的推薦說明你很出色,能夠勝任一些美國人無法勝任的工作。在失業(yè)率依然很高的美國,中央政府必須做招聘美國員工的典范。
美國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招聘是分開的。美國聯邦政府每年都設立了一個特殊的優(yōu)秀人才招聘項目,叫做 “美國總統管理項目”,這個項目專門為聯邦政府的各個政府部門招收公務員,可以看作美國中央政府公務員考試。
第一輪是每年10月到12月招聘委員會會通過大學就業(yè)辦公室發(fā)送邀請,接受申請。
除此之外,還需要重新提交一份簡歷還有個人陳述。
面試和筆試雖然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卻是一環(huán)套著一環(huán)。比如他們會到紐約各個賓館查閱到場考生的資料,如果你提前預訂了房間,那么說明你做事比較謹慎、細心,這樣就會加分,反之,則會減分。
筆試跟中國的考場規(guī)則差不多:30人坐一個教室,除了筆和橡皮,不許帶任何東西。連水杯都是那里準備好的。教室的四個角落有四個考官——這可能是美國經歷的最嚴格的考試。
考試的程序和托福GRE一模一樣,一共四個部分。每個部分45分鐘。每次只能做一個部分。時間一到,就必須停筆,然后進行下一個部分,這個部分的答案再也不能更改。
其實,這套試卷本身就是一個陷阱,考驗人的反應能力。每個部分只允許用45分鐘時間去做,如果沒有把握完全做完的話,那么就要先從高分題做起,這樣你的分數就會得到提升。
如果這一輪考試通過了,就會在第二年的4月份得到最終的錄取結果,同時被接到華盛頓特區(qū)進行培訓。這一批人叫做 Finalists,翻譯成“終結者”,他們會參加白宮各個政府部分舉行的“招聘會,Job Fair”。
每個人帶著簡歷去各個政府部分申請和面試,如果哪個部門,對這個“終結者”感興趣,就留下來了,然后再接受這個部分的單獨培訓,然后上崗。如果沒有一個部門對這個人感興趣,這位終結者就必須回家了。
包括美國人在內,很多人都容易將國會大廈和白宮混淆。聯邦政府用這兩個建筑做了小小的“陷阱”來測試,如果回答錯誤,印象分就會打折扣。因為考生連美國的政治中心都會認錯,可見平時對國家的關心程度不夠。
由于政府部門是一個特殊的部門,所以雖然美國白宮理論上也招收外國人,但是歷年來,很少有中國國籍的人進入最后那一輪。
同上述這位留學生一樣的并不是所有到美國政府工作的人,圖的都是錢。
美國聯邦政府公務員的起步工資,一年4萬5千美元到6萬之間。具體來說,2014年,白宮公務員年薪10萬美元至20萬美元的有146人,占總數不到30%。
根據白宮提供的數據,年薪最高的白宮工作人員共有22名,這些都是外界耳熟能詳的人,包括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辦公廳主任丹尼斯·麥克多諾、副國家安全顧問本杰明·羅茲。
或許,在美國政府工作,最大的收獲是經歷。這種經歷首先包括積累足夠的人脈;同時,美國政府的管理經驗也非常值得學習。
美國政府的運作方式和中國政府的運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多值得中國政府借鑒的地方。
比如美國政府高級外交官員出差,絕對不買打折票,一定買全價票,因為公務經常要求變化航班,打折機票不能隨時退換;
比如哪怕是非常高級的官員出差也只能坐經濟艙,如果要升艙,必須自己掏錢,而長途旅行的升艙費幾乎已經等于另一張機票的錢;
比如絕對不能收任何的錢,即使手下不小心收錢了,也要及時退回去,否則會有被辭退的危險;
比如手機費每個月只報銷和公務有關的,這點全靠美國式的信任和自覺。每個月手機帳單到手,自己把和公務有關的電話劃個圈,這部分錢政府就報銷了,其他的手機費自理。
美國官員的油水很少。有的官員甚至還要倒貼錢為選民辦事。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加州前州長施瓦辛格。
的確,向美國這樣開放、平等、清廉的美國“衙門”不得不使中國人感受頗深,中國駐舊金山大使銜總領事袁南生曾稱,在美國也許當市長確實有點像做賠本生意一樣。
標簽: 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