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職工購房利益的住房公積金新政出臺后,如何落地成關鍵。就目前公積金貸款實操而言,還存在諸多“梗阻”,申請貸款過程中的種種不順,總讓人感到有些“可望不可及”——
公積金貸款豈可成“雞肋”
中工網(wǎng)記者 北夢原
石言
日前,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發(fā)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yè)務的通知》,因為包含住房公積金實現(xiàn)異地互認、異地貸款,職工連繳6個月即可申請公積金房貸,同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保險、公證、新房評估和強制性機構(gòu)擔保等收費項目被取消等幾大項新改動被稱為公積金新政。
事關億萬職工購房利益福祉,這一政策的出臺落地備受職工關注。
當然,這一利好新政出臺,極大提高了住房公積金貸款使用的便捷性。然而,新政以來,本報記者走訪多位意欲公積金貸款的職工了解到,目前公積金貸款仍然存在諸多隱性的“限制”,讓一些有貸款購房需求的職工,尤其是夾心層職工使用起來有“梗阻”,臨到貸款時感覺“夠不著”、“用不上”、“可望而不可及”。
貸款與余額掛鉤:關上的大門
原本多數(shù)年輕人都可申請到的80萬元公積金貸款額度,調(diào)整后,下降到20萬元至40萬元。國管公積金對繳存余額少的年輕人,基本關上了大門。
“公積金是指望不上了,我只能找商貸了?!?0月20日,張志立從北京東四的建設銀行營業(yè)點走出來,全然沒有了前幾日的興奮。10月17日,張志立幸運地搖上了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史各莊的自住型商品房,現(xiàn)場選房交過定金,他馬上開始咨詢房貸的事。
“首付60萬元,貸款140萬元,如果能貸80萬元的公積金,每月能省1000多元的月供”,但事實并不如張志立預想得順利。在咨詢過單位的公積金負責人后,張志立得知,他能使用的公積金貸款并非80萬元,而是28萬元。
張志立在北京一家國企工作,其住房公積金屬于國管,按照規(guī)定,他的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并非市管公積金貸款上限80萬元,而是其繳納的公積金余額的9倍。張志立剛參加工作兩年,每月繳納的公積金2000元,這使得他根本不可能貸出預想中的80萬元。
據(jù)記者了解,今年年初,中央國家機關公積金管理中心發(fā)布《關于加強中央國家機關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差別化管理的通知》,雖然最高貸款額度維持不變,但《通知》提出,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將以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余額為基礎。
這一改變使得繳存年限短、繳存比較少的人貸款額度明顯受限。根據(jù)計算,原本多數(shù)參加工作兩三年的年輕人都可申請到的80萬元公積金額度,在調(diào)整后,下降到20萬元至40萬元。有分析認為,“國管公積金的調(diào)整,對繳存余額少的年輕人,基本是關上了公積金貸款的大門,年輕人公積金貸款受限,只能商貸?!?/P>
事實也印證了這一分析,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鏈家地產(chǎn)、我愛我家等多家房產(chǎn)中介,30多位房產(chǎn)經(jīng)紀人,半數(shù)以上表示,半年多來,純國管公積金的業(yè)務他們一單都沒有辦過。
標簽: 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