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4個老人,下有1個寶貝,重重財務壓力如泰山壓頂
獨生子女政策動搖了大家庭養(yǎng)老的傳統(tǒng)。目前這種現象在各大城市已經非常明顯,夫婦倆都為獨生子女,上有四個老人需要照顧,下面還有一個獨生子女需要撫養(yǎng),這個就是中國目前的“421”家庭,“421”家庭的負擔之重對年輕人來說實屬泰山壓頂,下面的案例就是這樣一個家庭的縮影。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想傳達出這樣一個信號———“421”家庭更需要理財。
■個案資料
趙先生和趙太太在兩年前就步入紅地毯,過著甜蜜的二人世界生活,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整天無憂無慮。雖然有銀行住房貸款50萬,但是對于這對新人來說,沒有別的大開支,支付房屋的月供不成問題??墒墙衲贲w太太懷孕并生下了千金甜甜之后,孩子的開銷比預想要大,這對新人就開始發(fā)愁了。
另外一個讓趙先生頭疼的事是趙先生的父親由于年老,身體不比當年,今年住院就花了近6萬元,盡管有醫(yī)療保險可以負擔一部分,但是自己還是得承擔部分費用。
原來,趙先生和趙太太均為獨生子女,他們家屬于典型的“421”家庭。趙先生今年28歲,在一家IT企業(yè)工作,月工資為稅后8000元左右。趙太太今年25歲,為一家商業(yè)銀行的職員,稅后月收入6000元。
2004年7月他們結婚時貸款在北京市內購買了一套當時價格為100萬元的住宅。
為了盡量節(jié)省利息,雙方父母都傾囊而出,首付了50萬元,其余50萬元就只能通過銀行貸款。趙先生和太太都有住房公積金,兩人每月分別繳納1500元和1200元,住房公積金賬戶上的余額分別為5.5萬元和3萬元。趙先生利用公積金申請貸款,10年等額本息還款,貸款利率是4.41%,每月還貸5160元。
夫妻二人由于工作的時間不長,加上結婚、買房和新房裝修的大額支出,家里的積蓄非常少,只有近5萬元銀行活期存款。另外趙先生見老同學炒股票都賺了不少錢,于是也在股票市場上投入了5萬元,結果到現在還被套著。
趙先生和趙太太的公司都給上了五險一金,但兩人及父母子女均未投保任何商業(yè)保險。平時趙先生喜歡打網球,每個月與朋友往來約需支出500元;趙太太每月美容健身費用為500元;而全家三口的日常開支雜費也較大,平均每個月家庭雜費(含每月的電費、電話費、物業(yè)費、上網費等)需1000元,生活食品飲料雜費約1000元,外出就餐約1000元,每年全家服裝休閑等開支約5000元。家庭交通費每年大約10000元。此外,由于夫婦倆的父母均不在北京,因此每年要給雙方父母贍養(yǎng)費共10000元。小甜甜一年的開支大概在10000元左右。
■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421”家庭更需要理財
趙先生家庭屬于中等收入家庭,兩人講究生活質量,花銷比較大,年節(jié)余比率為11%,家庭積累財富的速度不快。投資與凈資產的比率偏低,負債比率和流動性比率都還比較適當。(見表一、表二)但隨著趙先生夫婦父母的年齡增加和女兒甜甜長大,家庭負擔將會逐漸增加。而女兒甜甜剛出生不久,不管將來發(fā)生什么事情,趙先生和太太都希望甜甜能有足夠的生活費和學習費用。此外,趙先生還是個超級車迷,希望能夠在近幾年內購置一輛價格15萬左右的小轎車。
對“421”年輕家庭來說,面臨如此的財務壓力,可不是一件好事。一向不太在乎平時花銷的趙先生和趙太太必須現實起來,盡量在不降低生活品質的前提下節(jié)省開支。
現在趙先生和趙太太已經感覺到收入不夠,但是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在目前的職位上要想提高工資收入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應該通過理財開辟其他渠道增加家庭的收入,并對現金等流動資產進行有效管理。
■家庭理財方案
1 現金規(guī)劃
公積金賬戶余額還明年房貸
趙先生和趙太太的收入都比較穩(wěn)定,身邊的現金留夠一個月開支就行,另外留兩個月的開支備用,可以以貨幣型基金的形式存在。
考慮到趙先生和趙太太一直都在交納住房公積金,目前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為8.5萬元,因此趙先生應將此款提取出來,其中61920元用于歸還下年的住房貸款,剩下部分用于投資。因為趙先生申請的是住房公積金貸款,其貸款利率相對較低,沒有必要提前還貸,以后每年年底時趙先生和趙太太的住房公積金賬戶都有余額32400元,因此每年都可以節(jié)省還貸支出32400元。
2 消費規(guī)劃
買車計劃建議推遲兩年
目前家庭每月的生活食品飲料雜費約1000元,外出就餐約1000元,這兩項開支完全可以壓縮1000元,這樣每年可以節(jié)省12000元。
夫婦倆的買車計劃,建議推遲兩年執(zhí)行,因為通過住房公積金歸還貸款將使家庭的還貸支出減少149800元,節(jié)省的這筆錢經過兩年的穩(wěn)健投資,再加上目前的股票資產在兩年后的終值,趙先生就可以輕松買上自己喜歡的車了。
3 保險規(guī)劃
家庭不同成員保障需求各異
趙先生家庭保障明顯不足,這意味著家庭抗意外風險的能力很弱,一旦出現意外開支,將使整個家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危及孩子的成長經費。
因此有必要給夫婦倆及孩子補充購買一些商業(yè)保險,主要是壽險、重大疾病險和意外險。
特別是趙先生在IT領域從業(yè),工作較忙容易造成身體透支,而他又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因此重疾險和壽險對趙先生來說顯得尤其重要,建議購買保額10萬元壽險和保額10萬元的重疾險。
甜甜年齡還小,暫時還沒必要投保意外險,主要購買健康險。而趙先生的父母身體不是很好,單位退休福利也不是很好,可以給其父母購買一些醫(yī)療保險,趙太太的父母福利較好,應重點考慮意外險和重疾險。
建議趙先生家庭保費每年支出約為1.7萬左右,今年的保費由現有的活期存款支付。
4 子女教育規(guī)劃
每月定投500元成長型基金
建議每月定投500元于一只成長型基金上,為甜甜以后的學費作積累。假設成長型基金在未來15年內的平均收益為8%,積少成多,這筆資金在甜甜讀大學的時候就可以達到173019元,足夠甜甜4年的大學費用。
5 投資規(guī)劃
每年結余投資混合型基金
趙先生家庭目前的投資與凈資產比率偏低,通過前面的規(guī)劃,家庭增加了保障,可以有更多資金進行投資。而且趙先生和太太都屬于風險喜好型的投資者,可以考慮選擇風險大、收益較高的投資品種。
由于投資股票風險大,需要時間和精力,不適合工作忙碌且無投資經驗的趙先生夫婦,建議將其置換成偏股型基金。
此外,趙先生家每年的結余可以投資于混合型基金,因為這筆錢的主要目的是為家庭意外的醫(yī)療費用支出或其他的大型支出備用,同時也可以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以后買車時如果這筆資金沒有動用,也可部分用做購車款。
本期顧問:董華香,北京東方華爾金融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
2006年10月18日 08:52 新京報
標簽: 養(yǎng)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