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順道買菜受傷算工傷 2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根據(jù)該《規(guī)定》,四種情形可認定為“上下班途中”。根據(jù)我國法律,“上下班途中”出現(xiàn)交通事故可認定為工傷?!兑?guī)定》將于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等交通高峰之后再回家屬合理時間
《規(guī)定》對工傷認定中的“上下班途中”等問題做出了進一步細化,“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將成為其中的關鍵。
《規(guī)定》明確,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是在合理時間內(nèi)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二是在合理時間內(nèi)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三是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四是在合理時間內(nèi)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對于“合理時間”,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趙大光解釋,應當具有正當性?!吧舷掳嘤幸粋€時間區(qū)域,可能早一點,可能晚一點,比如下了班以后,還要加一會兒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時段過了之后再回家。我們認為這些都屬于合理時間。合理路線包括的范圍比較廣泛,比如下班途中需要到菜場買菜,然后再回家,而且是順路,是不是合理的路線?是不是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必須的活動呢?我們認為都應當包括在內(nèi)。”
派遣工工傷由派遣單位承擔保險責任
《規(guī)定》對雙重勞動關系、派遣、指派、轉包和掛靠關系等五類比較特殊的工傷保險責任主體作了規(guī)定,職工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工傷事故發(fā)生時,職工為之工作的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職工在用工單位工作期間因工傷亡的,派遣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單位指派到其他單位工作的職工因工傷亡的,指派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將承包業(yè)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yè)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另外,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jīng)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因工外出和工作有關即可認定為工傷
另外,《規(guī)定》還明確“因工外出期間”的工傷認定。“因工外出期間”屬于“工作時間”的一種特殊情形,應當從職工外出是否因工作或者為用人單位的正當利益等方面綜合考慮。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因工外出期間”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是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場所以外從事與工作職責有關的活動期間;二是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外出學習或者開會期間;三是職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動期間。
為了更好地保護因工外出受傷職工的合法權益,《規(guī)定》還明確了只要不屬于職工從事與工作或者受用人單位指派外出學習、開會無關的個人活動受到傷害的,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工傷。
標簽: 工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