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社保局是不是把我的工資給算錯了?”
近日,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急匆匆來到社保窗口,一臉焦急地向辦事人員詢問。窗口人員見此情景趕忙迎了上去,耐心細致地詢問他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這位老人名叫黎慶風,是贛州市南康區(qū)蓉江街道西街居委會的退休干部。江西省今年對企業(yè)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進行了上調,老人家覺得自己似乎少加了。社保窗口工作人員在系統(tǒng)中查詢了業(yè)務數(shù)據(jù),然后結合他的實際情況耐心細致地解釋起來。按照方案,此次調資共分四大部分:一是定額調整,企業(yè)退休人員每月增加100元;二是根據(jù)定額調整后基本養(yǎng)老金水平不同,分成八檔執(zhí)行不同的增資標準;三是按照繳費年限不同進行調整;四是對年滿70歲、80歲的高齡人員分別增加60元、70元。黎慶風老人增加100元的定額調整后,就升為下一檔了,由月增65變成了月增55,因此感覺似乎少加了10元。
聽了工作人員的解釋,老人家終于明白了,原來是自己理解有誤。他又提出了另外一個不解之處。按照他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他明明已滿80歲,為什么沒有按70元的標準增資呢?為了解開老人家的疑惑,工作人員又陪同他前往檔案室,查詢了他的檔案資料。原來,黎慶風老人檔案中的出生年月和身份證上的不一致,按照政策規(guī)定,應以檔案上的年齡為準,他要到明年才滿80歲,因此這次只增資了60元。
黎慶風老人終于消解了疑惑,仿佛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吹焦ぷ魅藛T這么熱心地給他答疑解惑,還跑來跑去幫他查找檔案資料,覺得很是過意不去,連聲表示感謝。窗口人員笑著告訴老人家:“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作為窗口人員,就是要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把群眾滿意當作我們工作的唯一標準。”
(贛州市南康區(qū)社會保險局 黃玉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