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聘任制有利于促進服務水平
近日,地方推行公務員聘任制改革在一些地方已經(jīng)有了動作。日前,貴州省公務員局的官方網(wǎng)站上掛出了一則“2015年統(tǒng)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聘任制公務員”的公告。
聘任制的好處不言而喻,比如貴州本次招聘共有559人報名,競爭最激烈的某職位,報考比例高達31∶1??忌鷣碓春w省內外,最終69名符合條件的考生參加了筆試。從學歷結構來看,博士有5人,約占7.24%;碩士32人,約占46.38%;本科32人,約占46.38%,高學歷層次的考生占比過半。這充分說明,聘任制可以經(jīng)過層層過程較為透明的程序甄選出比較優(yōu)秀的人才,他們學歷較高,綜合素質也較強。聘任制的那些崗位大多技術性強,需要真本領才能勝任,這些部門與崗位,通常也是地方領導寄望有所突破的改革領域,因此,這種選拔裙帶關系的因素很少。地方完全可以根據(jù)自身需要選拔出這些地方急需的專業(yè)人才。
既然有了聘任人員,那么如何考核與定薪就很關鍵,否則,如果沒有考核,那么又可能退到了“鐵飯碗”,對其行政效率無法考核,更遑論想要聘任對公務員隊伍發(fā)生“鯰魚效應”。有了合理考核,那么他們的薪酬就比較好辦了,薪酬也可以促使他們不斷以績效與業(yè)績?yōu)閷?,而不是不自覺向“官本位”靠。
以績效為導向的考核,首先需要公務員隊伍的徹底理順,進行分類管理,事務官和政務官進行分類管理,前者多從事重復性的事務,對其考核以行政效率與民眾滿意度為主要導向,后者把握大政方針的執(zhí)行以及地方的相關決策,對地方的發(fā)展負責,并且應該對其建立嚴格的問責制。
進行分類管理以后,哪些工作崗位可以實行聘任就會比較明了,也可能會增多,除了那些技術性較強的專業(yè)性崗位,一些從事重復性事務的崗位也可以考慮聘任。推動聘任制改革,可能是推動公務員制度改革的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比如考核,定薪酬,還有公務員社保醫(yī)保等改革都可能會在此基礎上向前邁一步。
有人認為推行聘任制可能會導致一些公務員離職,并對一些離職的單個現(xiàn)象冠以“熱潮”,我們認為,這有點夸大其辭。一些公務員離職,是這個隊伍與社會之間的雙向良性流動機制的初探,這應該被鼓勵,如果一些公務員能夠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那么他離職也是應該的,同時這些職位缺口也會吸引有意愿服務大眾的其他人才進入。不應該對此大驚小怪,一些稱之為“潮”的夸大其辭恐怕是為了給正常的公務員制度改革以及行政體制改革增添一些阻力罷了,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體制內的原有福利。
標簽: 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