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去年推出了一項惠民政策,將還在媽媽肚子里的寶寶納入到醫(yī)療保障范圍內,小寶寶們可以用母親名義參加本市未成年人醫(yī)療保險,享受到最高支付限額20萬元的醫(yī)保待遇。也就是說,寶寶出生后如患各種新生兒常見病,家長們不用再自掏腰包,此項新政社?;鹈磕晖度腩A計將新增約600萬元。
將媽媽肚子里的寶寶納入居民醫(yī)保的范圍是創(chuàng)新之舉,這種舉動讓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每年將多“付出”約600萬社保資金,而它收獲的是什么呢?它收獲的是寶寶來到人世間的安全保障,一旦出生后的寶寶有相關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救助。減少了家庭的負擔,這樣一來,這個地方的棄嬰現(xiàn)象就少了不少。
棄嬰現(xiàn)象已經成為社會的一種痛傷。專家分析說,相當一部分的寶寶因為在降生的時候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和疾病,受到經濟制約,家庭無錢給孩子看病,才使得他們成為了棄嬰。這一方面是孩子家長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卻是救助機制的缺位造成的。一些家長在拋棄先天疾病、殘缺的骨肉時必定痛在心上,畢竟孩子是身體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親情是扯不斷的。可是,面對巨額的醫(yī)療費用,一些家庭又不得不望而卻步。棄嬰現(xiàn)象的存在,對于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無奈之舉。
正如,這幾天被熱炒的袁厲害收養(yǎng)棄嬰的事件一樣,在袁厲害收養(yǎng)的這些棄嬰中,多多少少都有著先天的疾病,想必這些孩子的父母當初在“狠心”地拋棄他們的時候,也是基于這個原因吧。
其實這種現(xiàn)象還是很多的。有人因為經濟原因,把剛出生的孩子扔到了醫(yī)院里,有人因為經濟原因,將孩子丟在了大街上。他們期盼著好心人的收留,期盼著好心人能給苦難中的孩子一個新的生命,新的開始,新的生活。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在自己的身邊雖然可以享受親人的關懷和溫暖,卻不一定能有個嶄新的開始,即使有的孩子能夠幸運的保住生命,或許也僅僅會成為一生的傷痛。所以,他們才將孩子新的生命的開始,如同賭博一般的,“押”在了“丟棄”上。你說是父母狠心也罷,你說是父母無情也罷,你說是父母退縮也罷。但是,我們更應該從中讀懂那雙流淚的眼睛中的無奈。
媽媽肚子里的寶寶有沒有享受居民醫(yī)保的權利?這個話題已經被很多專家、很多部門探討了無數(shù)次。贊成者認為胎兒在形成的過程中已經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了,理應享受市民的權利;反對者認為在媽媽肚子里的胎兒,還算不上一個完整的“人”,所以不能享受各種社會資源和福利??傊杏懥诉@么多年也沒研討出什么成效。
珠海市是從去年7月份實施“將媽媽肚子里的寶寶”納入居民醫(yī)療保險的,由于剛剛施行,還沒有一個像樣的、美好的、更恰當?shù)拿Q,僅僅稱為“媽媽肚子里的寶寶”,但小寶寶們可以用母親名義參加未成年人醫(yī)療保險,享受到最高支付限額20萬元的醫(yī)保待遇。這也就意味著孩子在出生后如果有什么苦痛,可以由社會一起溫暖,費用由政府買單了。人性化政策的實施是政府的擔當,更顯示著政府為民的上善情懷。
珠海“將媽媽肚子里的寶寶”納入居民醫(yī)療保險的做法值得各地效仿。相信,少了為新出生寶寶看病的無奈,棄嬰現(xiàn)象必定會得有效遏制。
標簽: 醫(y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