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改革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廢除戶籍制度
2017-06-25 08:00:03
無憂保


一紙戶口簿,幾把辛酸淚。??诘胶D媳Mたh單程250多公里,為了給孩子上戶口,一年內,老李拖家?guī)Э谌テ拮討艏诘?次,花費近萬元。其中前8次,派出所工作人員總有新理由讓老李一家鎩羽而歸。2014年8月1日,終于搞定,不過這恐怕得歸功于小編對第8次的跟進采訪?! ±侠钜患医o孩子上戶口的成本不菲,包括直接花費近萬元+夫婦兩人損失的務工收入。他們的遭遇不是小概率事件。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公報,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89億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45億人??梢韵胍姡@些人辦理計生證明、給孩子上戶口與補辦身份證等要付出何等代價。戶籍制度造成的社會成本是驚人的財富浪費。 想不通為何要用納稅人的錢維護一個專門給納稅人設卡的制度。戶籍制度的本質是身份制度,城里人的子女還是城里人,農民的子女還是農民,各從其類,強制繼承。中國的轉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是一面,從身份到契約是另一面,前者指向經濟自由,后者指向個人自由。但兩者其實近似一回事。所謂個人自由,無非是個人享有自主使用自身人力資源并獲得收益的權利,已被經濟自由所涵蓋。 國務院日前發(fā)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將尊重城鄉(xiāng)居民自主定居意愿列為戶籍改革的基本原則,這一條就是遷徙自由,是個人自由與經濟自由的核心構件。但要實現(xiàn)遷徙自由,必須清除兩個藩籬?! ∑湟皇抢砟钌系姆h。對中國城市化的未來路徑,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是主張搞就地城鎮(zhèn)化、有序城鎮(zhèn)化,讓農民在本地的鎮(zhèn)與縣城落戶。另一種是要求尊重自發(fā)城市化,國民只要在一個城市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或有生存能力,就應是這個城市的市民。誠如紐約人不是有紐約血統(tǒng)的人,而是生活工作在紐約從而享有紐約市民權的人。 自發(fā)城市化有兩個基本規(guī)律。(1)人口從內地向沿海遷移,而且是向區(qū)位更優(yōu)或有深水港的沿海城市聚集。中國最發(fā)達的地方是東南沿海的長三角與珠三角。美國最發(fā)達的地方是環(huán)大西洋與環(huán)太平洋帶。(2)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長率要遠遠高于城鎮(zhèn)、中小城市。日本與美國2012年居住在100萬人口以上的都市區(qū)的人口比重分別為51%與48%,同比凈增1個百分點。說明即使被視為完成了城市化的國家仍在大城市化。 許多人一說大城市,就想到空氣污染、交通堵塞等。但大城市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人口眾多、人口密度高,這為更細致、更專業(yè)化的分工提供了可能。大城市的職業(yè)門類不勝枚舉,小鎮(zhèn)的就業(yè)機會非常有限,差別就在于前者有高度密集的需求。大城市的這一特點還給那些志存高遠的青年提供了小鎮(zhèn)根本就提供不了的夢想空間。 許多進城務工者工作生活在大城市,是給這些人市民權,還是以控制大城市規(guī)模為名,把他們趕回小鎮(zhèn)?其實,長三角與珠三角容納一半中國人口又有什么問題? 其二是利益上的藩籬。目前大城市市民權難以放開,還有個利益問題。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的戶口值錢,是因為附著的福利與管制值錢,包括但不限于:(1)一線城市北京與上海的考生有高校招錄特權;(2)大城市更多更優(yōu)質的公立教育資源;(3)大統(tǒng)籌、本地化醫(yī)療與養(yǎng)老保險,大城市市民能享受最好的相關福利;(4)城市推出的保障房,戶籍居民才有購買資格;(5)城市商品住房限購,歧視非戶籍居民?! ≡趺唇鉀Q?無非兩種方法。一是把上述福利向全部常住人口覆蓋,但這勢必耗費巨大,誰出錢?難免導致現(xiàn)在戶籍居民的福利被攤薄,導致土客沖突。2012年,上海占海特事件,一方保特權,一方爭特權,已顯出平權運動的苗頭?! ∫环N把上述福利從戶籍中剝離出來:(1)部屬高校不再搞按地區(qū)分配招生名額,改行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2)政府改變補貼教育的方式,由補貼學校與老師改為通過學券的方式補貼學生;(3)把大統(tǒng)籌的醫(yī)療與養(yǎng)老保險改為新加坡式的個人賬戶積累模式;(4)保障房只搞公租房,只保居住,不給產權;(5)取消反市場的限購措施。一旦完成剝離,戶口就不值錢了,戶籍制度也就名存實亡了。 是的,戶籍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實質上或法律上廢除戶籍制度。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出要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包括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立以身份證為核心的身份識別與居住登記制度,應該是更基礎的制度建設,完全可以代替戶籍滿足任何管理與統(tǒng)計需要?! U除戶籍制度,讓每個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平等自由呼吸,是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http://www.cnrencai.com/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