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供無償?shù)纳钫樟戏?。通過調查摸底,把轄區(qū)內一些困難老人,例子如“三無”老人,孤寡老人以及患病重病、經(jīng)濟比較困難的老人確定為享受政府出資服務的對象,發(fā)放“愛心卡”給他們,使他們每個月都可以免費享受若干小時的上門服務,為老人提供聊天、洗衣洗被、搞衛(wèi)生、代買代購等一些基本家政服務和心理疏導、精神慰藉服務。
二是提供非營利性的低償服務。為了讓所有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各街道向轄區(qū)內老年人的低償服務,由老人或老人子女出資,社區(qū)助老助殘服務站工作人員上門服務,以滿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康復照料、精神照料服務等。
三是開辦各類服務實體,完善硬件設施。各街道通過開辦愛心食堂、愛心理發(fā)室、日托服務、殘疾人康復站等,把“為老服務”助老助殘服務落在了實處。特別是開辦的老年人的愛心食堂,有效解決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問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另外,我區(qū)半山街道還為獨居老人、病殘老人安裝了免費救助燈、救助鈴、急救器,使他們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得到及時幫助。
四是壯大志愿者隊伍,開展志愿服務。目前,我區(qū)共有助老助殘工作人員314名,但這遠遠滿足不了助老助殘工作的需求。我區(qū)各街道積極招募吸納熱愛公益事業(yè)的志愿者,壯大志愿者隊伍,積極彌補專職助老服務力量的不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