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來的吳阿姨打算辦理退休,但一踏進業(yè)務大廳就犯了難,“這辦退休要到幾號窗口?。俊闭l(fā)愁,一位胸前佩戴工作證的“工作人員”從導引臺前迎了上來?!鞍⒁棠?!請問您要辦理什么業(yè)務呢?”面帶微笑的他讓吳阿姨頓時放寬了心。
“您在這兒取個號,聽到語音呼叫您的號時,再到對應窗口前就能辦理業(yè)務了。” “工作人員”耐心地為吳阿姨介紹辦理流程和注意事項。
這位“工作人員”專業(yè)的架勢,讓大家誤以為他是業(yè)務大廳里的引導員,而事實上,他卻是桐廬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周政洪。原來,這是縣人社局從3月17日起推行的領(lǐng)導班子“一線工作日”制度,每周一至周五,都會由局領(lǐng)導班子成員輪流前往局下屬的窗口單位的辦事大廳值班,開展半天的服務實踐活動,為群眾提供引導、咨詢和服務工作。
“取號機怎么使用?” “在哪里可以補交農(nóng)保?” “辦理社保需要帶什么材料?”……帶著各類問題的群眾紛紛選擇來到導引臺。周政洪不厭其煩地解釋著每個問題,并親切地幫著大家取號。前來辦事的群眾則安心地坐在等候區(qū)。
稍有空閑,周政洪便在等候區(qū)坐下來?!按蟛铌P(guān)心社保的是什么業(yè)務?”“大媽,您覺得社保大廳的服務有什么需要改善的?”……閑談間,他就收集到不少來自群眾的真實聲音。
班子成員沉下身子、改變身份,當一次引導員、當一回宣傳員、當一次大廳服務員,這是縣人力社保局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的重要舉措。作為服務民生的職能部門,縣人力社保局將領(lǐng)導干部“一線工作日”作為制度長期執(zhí)行,通過做一次“引導員”,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及時了解群眾訴求,直接引導和服務群眾,更有針對性地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而且在溝通交流中傾聽群眾的呼聲,征詢大家對人社工作的真實意見和建議,特別是收集干部職工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領(lǐng)導干部在一線服務、合理需求在一線掌握、服務難題在一線解決,服務工作在一線推進、服務能力在一線提高、部門形象在一線樹立,實現(xiàn)更好地服務民生,更接地氣地服務群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