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化”的住房公積金走到存廢關口
2017-06-17 08:00:03
無憂保


【導讀】:一方面是擠占企業(yè)成本和提取員工薪資,另一方面以存款形式沉淀在銀行干等貶值形同“僵尸”?,F(xiàn)行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在實行12年之后,再次走到了一個關鍵節(jié)點:住房公積金到底有無存在必要?如果存在就必須改革,但方向又在哪里?
一方面是擠占企業(yè)成本和提取員工薪資,另一方面以存款形式沉淀在銀行干等貶值形同“僵尸”?,F(xiàn)行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在實行12年之后,再次走到了一個關鍵節(jié)點:住房公積金到底有無存在必要?如果存在就必須改革,但方向又在哪里?
其實,住房公積金的“僵尸化”早在設立之初便已顯端倪。住房公積金,是作為支持職工解決住房問題的帶有保障性、互助性和強制性的儲蓄制度安排。但在現(xiàn)有國情之下,一旦“強制”后姓“公”,便與繳戶幾無關聯(lián)。因為收益太低,無論企業(yè)還是個人,繳存公積金意愿都不高。道理很明白,放在公積金賬戶坐等貶值,不如放在余額寶天天收息。和數目龐大、無數虧空的養(yǎng)老金一樣,住房公積金甫一誕生,就面臨著如何保值增值的難題,否則就是一個巨大的吸金黑洞。這是一個涉及繳戶利益的根本問題。至于如何便利繳戶,反倒變成一個技術性問題。
因此,誠如有關專家所指:目前情形下,基于政府強制儲蓄的住房公積金,還有沒有單獨存在的必要?如果存在,到底應該發(fā)揮什么作用,如何運行和保護繳存人的權益,如何規(guī)范管理和防范風險,如何與社會轉型和國家戰(zhàn)略調整相適應等問題值得深思。此外,現(xiàn)行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已經實施12年,亟須進行修訂。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比全國晚了8年,制度設計更加和人性化,今年甚至推出了公積金利息補貼。但即便如此,作了許多創(chuàng)新的深圳住房公積金制度依然成為許多企業(yè)不可承受之重。與此同時,個人也沒有從中增進幸福感,畢竟手中可支配的收入減少,可預見的未來則惟有“貶值”二字可以概括。另一種現(xiàn)實是,隨著房價的持續(xù)上漲,公積金對員工購房提供的支撐力也相對下滑。尤其是大量付不起首付的員工,實際上無法使用公積金購買住房。
鑒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巨量建設資金的缺口,有人給住房公積金開出了轉型為“政策性住宅金融機構”乃至“住宅銀行”的藥方。對此,當然可以深入探討。但是,于住宅高度市場化的深圳而言,有著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前后對比,而在全民理財意識高漲的背景之下,深圳必須而且理當在實現(xiàn)住房公積金保值增值以及與其他制度安排銜接等方面,進行更多摸索,為全國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探明方向。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