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月薪上萬“五險一金”都是浮云嗎
“‘五險一金’具體指什么?”
“你所在的工作單位每月給你交了多少社保費?”
面對這些關乎切身利益的問題,不少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卻一臉茫然。近日,浙江財經學院外國語學院開展了大學生“五險一金”的認知度及畢業(yè)生享受“五險一金”情況的調研,該院學生在杭州地區(qū)15所高校、人才市場、相關區(qū)縣勞動保障局、人民法院等地進行了走訪調查,調查方式包括網絡問卷、實地問卷、發(fā)放宣傳紙、座談會、走訪、講座、現場咨詢等。
在被調查的15所高校1200名學生中,只有4%的學生肯定自己對“五險一金”非常了解,28%的學生則表示較為了解,不太了解的占了64%,還有4%的學生承認完全不了解。在表示了解的學生中,能準確說出“五險”、“一金”具體內容的不足十分之一。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社會保障知識相當匱乏。
大學生社保知識匱乏,初入職場難免吃虧上當
方慧2009年從清華大學畢業(yè)后留校工作。工作了一個月后,才對“五險一金”有了一定了解,不過她倒是一點也不擔心,覺得“一般正規(guī)單位的福利都差不多,國家規(guī)定的事項合同里也都清楚”。
和她有同樣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這些有著高學歷的求職者,對社會保障知識關注度卻不高。應屆大學畢業(yè)生往往急于就業(yè),并缺乏社會經驗,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yè)合同時往往比較盲目。由此帶來的隱患是,部分企業(yè)就會利用大學生社會保障知識的欠缺以及社會經驗較少等弱點,降低對初入職職工的保障,推卸公司本應當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