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到香港買醫(yī)療保險的人是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富人更甚。事實上,到香港買醫(yī)療保險是既有高風險又有高收益,兩者是并存的,下面就仔細分析一下到香港買醫(yī)療保險的風險與收益。
近年來,赴香港買保險之風日盛。不光是富二代,還包括大量中產階級中高層人士。什么吸引了內地消費者?中港兩地的保險產品從精算基礎、收益率到經紀提傭、法律環(huán)境,到底存在哪些差別?其實又埋藏哪些風險?
香港保險業(yè)經過100多年的發(fā)展,已經成為世界保險巨頭云集之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下,香港的保險公司不斷推陳出新,選擇比內地更加寬泛,保障性相對較高,回報率也往往更為可觀。加之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法律制度不同,兩地遺產稅的差異成為香港各個保險公司業(yè)績增長的主要推力,不少內地富豪們把香港的保險產品當做合理避稅,對沖風險的避風港。
香港保險業(yè)監(jiān)理處公布的數據表明,內地居民去年來港購買的保單總計逾10萬份,總金額超過百億港元,占到香港全年新保單保費總額的16%。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內地人去香港買保險,還存在銷售半徑太大可能存在銷售服務上的“貓膩”;理賠未必盡善盡美‘如發(fā)生糾紛必須在香港打官司,成本較高; 同時消費者還需要承擔較高的匯率風險。
“資產管理經驗”
“一個‘土豪爹’如果給兒子留下1000萬資產,其中500萬今后可能就要上繳國庫。”小李告訴財新筆者,這是他向“富二代”們推銷保險時慣用的論據。
小李現(xiàn)供職于香港某著名外資保險公司,祖籍浙江某市,家鄉(xiāng)“土豪”云集。他本人長袖善舞,利用自己在家鄉(xiāng)的私人關系召集一批10余人的“浙江青年創(chuàng)業(yè)家”考察團赴香港學習“資產管理先進經驗”。而該團實則由一群浙江民企富商老板的子女組成,他們大多對父輩的龐大資產自有盤算。
抵達香港后,由小李所供職的香港某保險公司召開“峰會”,向“創(chuàng)業(yè)家考察團”介紹“香港資產管理經驗”,其中著重論述兩地遺產稅法的差別及在香港投資人壽保險的避稅、避險的資產轉移功能。“當場就有三四個‘富二代’被說動,決定投保10萬美元?!毙±钕蜇斝鹿P者回憶。對于小李來說,10萬美元的小單只是“開胃菜”。后來經過與“創(chuàng)業(yè)家”客戶們私下更深層次溝通洽談,陪他們在香港吃喝玩樂促進關系,他簽下了一筆每年100萬美元,連續(xù)投保5到10年的“大單”。
這樣的“大單”絕大多數實際為內地的“土豪們”為赴香港轉移資產,購買的大額保單。他們除卻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保障與投資外,更是追求境外投保的避稅、避險等特殊功效,借助境外保險產品,進行家族信托、遺產信托安排,達到轉移資產的目的。
雖然遺產稅目前在中國大陸仍停留在《草案》階段,但不斷傳出的遺產稅即將在國內全面推行的傳聞足以讓“土豪”和他們的兒子們心有忌憚。他們內心的恐慌,正是香港眾多保險經紀人生意的來源。
中國政府于2004年推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并于6年后予以修改。按照遺產稅新版草案超額累計稅率表的規(guī)定,應納稅遺產凈額超過80萬人民幣的繼承者必須繳納遺產總值20%的稅額。遺產稅草案中的最高稅率為50%,適用于納稅遺產凈額超過1000萬人民幣的繼承者。
而香港立法會于2006年通過《取消遺產稅》法案,使這個在香港實施了百年的稅種壽終正寢。一旦遺產稅在中國大陸正式實施,香港也將成為中國領土上遺產免稅的一塊飛地。
儲蓄類保險差異
中國人對孩子的重視毋庸置疑,隨著坊間不斷傳出遺產稅的傳言,越來越多國人開始拉長眼光,從小為孩子建立“小金庫”。儲蓄類保險無疑成了眾多父母的優(yōu)選:每年繳納一定額度資金,孩子上大學、結婚、創(chuàng)業(yè)、退休,這些錢就會越滾越多,往往看上去頗為可觀。
然而,一連串的零字背后,是不是真的那么劃算?經計算,香港的儲蓄類保險年均回報率平均比內地高出2-3個百分點。
財新筆者對比了幾家中外保險公司的少兒儲蓄類保險(均按照從0歲參保)如下:
平安保險的“贏聚一生 愛的傳承計劃(少兒)”每年交75000元,連續(xù)繳納5年,20歲時該保險價值45萬元(此時退保能領35萬元);30歲時價值63萬元(此時退保能領38萬元)。經計算,該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為1-2%。
中國人壽的“國壽福祿寶寶兩全保險(分紅型)”,選擇10年交費,年交10000元,保障至80歲。每年可以領取從1%開始每年遞增一個百分點的“成長金”,60歲可以領取17000元祝壽金等,合計收益至80歲共計446300元。如此計算,年化收益率約3%。
相比之下,香港的兩款少兒儲蓄類產品少了所謂“每年返利”等繁瑣的設計,但其實收益率則高得多。
以香港銷售的英國保誠的“雋升儲蓄保障”為例,每年交10萬元人民幣,連續(xù)繳納10年,20歲時可以一次性提取200萬元,或者30歲可以一次性提取415萬元。如此算來,年均回報率將近5%。
另一款香港AXA“真智豐盛III儲蓄計劃”,年繳約2.5萬元人民幣,連續(xù)繳納20年,20歲時現(xiàn)金總價值約80萬元,30歲時約147萬元。如此算來,年均回報率也在5%左右。
“香港保險的分紅相對較高,此外,內地保險分紅是固定的,但香港則會根據時間和銀行利率調整。另一方面,內地的保單都是人民幣的,投資的市場也是內地,余地較小。而在香港可以選擇美元保單,這樣投資的余地大,收益率會高。”一位香港保險經紀人表示。
重大疾病險為毛“便宜”
重大疾病險也是大陸人去香港購買的熱門險種之一。財新筆者將各個公司的主流重疾險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中國本土保險公司的保險疾病范圍最小,年繳保費卻最高。已經進入中國大陸的外資保險公司和本土公司相比略強,但性價比都遠遠不如香港的重疾險。每年繳納同樣的保費,同樣的繳費年限下,保額可以相差5倍之多。
“保險的價格是按照當地人口的平均壽命、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精算出的結果。香港人均壽命85歲,比內地平均高10歲,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也低得多,所以保險自然比內地便宜?!币晃幌愀郾kU經紀人表示。
探究消費醫(yī)療險
“在我們的朋友圈子里,大家現(xiàn)在很流行買外資醫(yī)療保險?!眲⑿〗愀嬖V筆者。劉小姐今年29歲,美國留學歸國后在一家金融企業(yè)工作,月收入近3萬元,是有房有車的“中產”一族。劉小姐剛結婚不久,正在考慮要孩子?!爸劳赓Y保險是從去和睦家醫(yī)院做產前檢查開始的”,劉小姐說,她不久前去北京的外資醫(yī)院和睦家做產前檢查,順便了解了一下產檢和生育的價格,當時就被“嚇了一跳”,整個順產套餐下來要十幾萬元?!搬t(yī)院的人告訴我,來這里生孩子的人大多是走保險直賠,這也是零售價格如此貴的原因之一”,劉小姐說,醫(yī)院給她提供了一張合作保險公司名單,其中包括招商信諾、BUPA等,幾乎都是外資保險公司。
外資醫(yī)療保險的內容都類似,都是可以在特定地理范圍內(通??梢赃x擇亞洲、全球不含美國和全球含美國三種)可以幾乎覆蓋一個人的所有醫(yī)療支出。每個公司的產品都分為含門診和不含門診兩類,如果是住院+門診價格通常較高,如果只保住院價格是前者的一半甚至更少。
“當我們生病住院時,可以住最好的病房,用最高級的進口藥物,也可以選擇去香港就醫(yī),所有費用高端醫(yī)療保險都會覆蓋?!眲⑿〗阏f。
據一位平安保險的銷售人士稱,目前內地的保險公司還都沒有類似的高端消費醫(yī)療保險。
劉小姐給財新筆者展示了各家保險公司給她的報價(范圍為不含美國的全球地區(qū),均為住院+門診):
從價格上看,香港在醫(yī)療保險方面并無明顯優(yōu)勢。但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在在內地銷售的外資醫(yī)療保險品種還比較少,通常只有含門診或者不含門診兩種。香港的醫(yī)療保險品類更豐富,以香港安盛為例,同樣亞洲地區(qū)的醫(yī)療保險,根據住院標準(單間或雙人間)不同有不同的套餐。其中最便宜的不含門診的“安心醫(yī)療計劃”只需要合人民幣5000元。
保險傭金計提差異
據一位香港保險經紀人透露,和內地的保險經紀人一樣,這個行業(yè)是沒有底薪的,全靠提成。通常來說,最初級的職員保單提成為1.5%,做到主管級別大約有2.6%?!叭绻菃渭兊膲垭U和醫(yī)療險很難賺錢,通常賣儲蓄類保險比較容易實現(xiàn)業(yè)績。比如一年1萬元的儲蓄,繳費期限25年,我們的業(yè)績是按照1萬元乘以25年來計算的?!毕愀郾kU經紀人表示。
一位太平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也對筆者介紹了國內的提成模式。和香港一樣,該行業(yè)無底薪,但內地講究“初傭”,是以第一年所繳保費為基礎按比例提成。例如同樣每年1萬元,繳費期限25年的儲蓄險,內地銷售員的業(yè)績是1萬元的25%,之后逐年遞減,第二年15%,第三年10%,第四年8%,第四年5%,通常五年后就不再提任何傭金了。
此外,內地保險銷售員從第二年起還能獲得不少于傭金的“繼續(xù)率獎金”,即當客戶每年按時繳納保費時,銷售員能夠拿到的額外獎金。但和傭金一樣,該獎金只有前五年有。
如此計算,同樣一份25年期年繳1萬元的保單,香港經紀人可以賺3750元,如果業(yè)績好可以獲得免費旅游等獎勵;內地經紀人可以賺6300元傭金和估計超過3000元的“繼續(xù)率獎金”,總計可賺近1萬元。
“我們都知道香港的保險價格更低,分紅更高,由此倒推,他們的經紀人提成應該比我們低?!币晃粌鹊乇kU銷售員表示。
該銷售員認為,香港的傭金模式更合理,因為內地銷售員只賺“初傭”的話,就會有降低長期服務客戶的動力和質量,五年以后客戶的這份保單就“無人問津”了。
看不到的風險
盡管香港保險和外資保險聽上去性價比很高,但并非十全十美,對內地客戶而言,內在風險也不容忽視。
何女士曾經于2006年購買了一份香港匯豐保險的癌癥保險產品,該產品有200萬美金保額,如果得了癌癥,可以去美國100家醫(yī)院就醫(yī),同時可以攜帶一名親屬,該親屬可以獲得25000美金的補貼。該保險每年都要繳納不菲的保費,但何女士認為很劃算,因為根據合約,從第四年開始保費可以享受75%的折扣。然而,當第四年到來的時候,何女士卻沒有享受到這苦等了三年的折扣?!扒叭昝康皆摾U費的時候,匯豐都會通知我。但到了第四年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匯豐卻偏偏沒有通知我?!焙闻繎崙嵉卣f,因為當年恰好遇到工作變動,由于保險公司沒有及時提醒,就忘記了繳納保費。
這一忘導致何女士的保單失效了。而她設法重新購買時,發(fā)現(xiàn)由于年齡增長,保費已經大幅提高,而且必須重頭開始繳納,不能享受75%的折扣。
除了這些銷售服務上的“小貓膩”外,外資和香港保險的理賠也并非盡善盡美。
一位購買了大地(MSH)公司的“FESCO專屬全球醫(yī)療保險”的客戶對財新筆者吐槽道:“我買保險的時候給我說美國有100多家醫(yī)院能夠直賠,但我向其中一家醫(yī)院的醫(yī)生和護士咨詢,他們都表示沒有聽過這個保險,認為不能理賠?!薄昂髞砦覀儼凑毡kU卡上的電話找到了美國的代理,發(fā)現(xiàn)是一家夏威夷的公司?!痹摽蛻魧P者表示,雖然從頭至尾并沒有真的在美國嘗試理賠,但醫(yī)生和護士的回答讓她感到心中打鼓。
目前,醫(yī)療保險理賠分兩種,一種是直賠,即看病時只需出示保險卡便可“免費”就醫(yī)。一種是事后理賠,即客戶把索償資料寄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審核后將現(xiàn)金支票寄給客戶。然而,在索賠的過程中不乏遇到障礙者?!昂芏嗳嗽诤吮r被發(fā)現(xiàn)已經患有相關疾病,如果他自己無法提供證明證實他當時不知情(比如近期顯示一切正常的體檢報告),就會被拒賠?!毕愀郾kU經紀人告訴筆者。一旦發(fā)生保險糾紛,和香港保險公司打官司恐怕是一般人“消受不起”的。由于適用香港法律,理賠糾紛必須在香港當地訴訟,而香港律師費高昂,最后法律費用定會掏空訴訟人的腰包。
此外,香港保險經紀人提示,由于香港保險需要用港幣或美元支付結算,購買者還須考慮到匯率浮動的風險。
無憂保提示:到香港買醫(yī)療保險,風險與收益并存,至于有什么風險和收益,上述內容已經進行詳細介紹了,您不妨仔細了解一下,不管怎么說,您在購買香港保險時還是要慎重,考慮好風險與收益,究竟哪個更占上風。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