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論做什么事都應該有一個規(guī)劃,這樣才能有條不紊,對于理財也是一樣的,也要有一個理財計劃。一般情況下,很少有年輕人去理財,而事實上理財對于資金的積累是很重要的。
“不打無準備之仗”、“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這都告訴人們計劃的重要性。然而,要想成為有錢人首先應該做的也是理財計劃。可是,應該如何量身定做屬于自己的計劃呢?
理財計劃:讓青年人告別“卡奴”
是對于年輕人來說,“月光族”、“卡奴”基本就是他們的代名詞。CPI超速“行駛”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現(xiàn)在是減速的時候了。人們“錢袋子”保值增值的壓力也減輕了不少,可是要想成為真正的有錢人還是舉步維艱。他們掙的不少,花的更多,時不時信用卡上還出現(xiàn)幾個“洞”。針對這種情況,理財師建議他們的理財計劃,首先需要樹立“量入為出”的理性消費觀念,小心陷入“無節(jié)制辦理信用卡”的怪圈,對于不必要的開銷能減則減。
年輕人要強制自己進行資產(chǎn)積累,可以采取基金定投或者購買保險的形式。如,月收入2000元左右,可以選擇將其中500元進行基金定投或者選擇購買帶有長期儲蓄性質的保險產(chǎn)品。這既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必要開支,而且還可以取得比較不錯的收益。
財務計劃:讓所有人能夠“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
隨著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的高質量,在中國這樣的國度,社會保障體現(xiàn)“低保障廣覆蓋”,不能夠實現(xiàn)高品質生活水平,于是,許多人開始擔心他們的老年生活應該怎么度過呢?理財師認為收入水平一般的人對他們而言最擔心的就是老年生活。而現(xiàn)在保障老年生活最主要的方式便是:社保做基礎,再根據(jù)自身生活水平購買一定數(shù)量的商業(yè)保險,而保險類型的選擇首先應該為自己購買一定保障額度的重疾險與養(yǎng)老保險。
那購買保險有什么原則嗎?理財師建議保費支出應占到家庭收入的10%-20%,保障額度應該達到家庭年收入的5倍左右,從而將自身的疾病風險與老年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不同人的理財計劃肯定會存在很大不同,農(nóng)民工與公務員兩個工作群體的計劃必然相關甚遠。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濟狀況、家庭人員構成等等特點,來制定屬于自己的保障計劃。
保險計劃:合眾愛無憂健康理財計劃推薦
李建,30歲,是山東熱電廠的一名員工,月薪4000元左右。妻子張琳30歲,是山東新聞網(wǎng)的一名白領,月薪3500元左右。李先生和張女士2011年年初購買了一處房產(chǎn),價值60萬元,其中首付20萬元,公積金貸款40萬元(20年還清),目前手中有股票2萬元,定期存款5萬元(下個月到期)。每月生活開銷3000元,計劃今年要孩子,要提前考慮孩子的教育金。家庭的每個成員都100%要遇到養(yǎng)老和健康兩個風險,也不能因為沒有到退休年齡而心存僥幸。從家庭保障的角度來看,李先生和張女士是家庭的收入來源,應該是保障的重點是健康保險和教育保險并能夠兼顧養(yǎng)老,二人打算每個月拿出800-1000多元,開支控制在收入的20%以內提前規(guī)劃婚嫁金、健康金保障。目前先給張女士規(guī)劃,過幾年工資上漲之后再給李先生規(guī)劃。通過代理人了解到合眾產(chǎn)品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特別是組合產(chǎn)品,選擇合眾人壽的“愛無憂”健康保障計劃。
無憂保提示:很多人有時候并不是不想理財,更多的是不會理財,對于這一類人,不妨考慮一下合眾愛無憂健康理財計劃。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