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被保險人的身體情況和生活環(huán)境,保險公司將被保險人分為標準體和次標準體等六個級別,其中次標準體人群由于生活環(huán)境和身體情況相對較差不能按照標準的保險費率來承保。
什么是次標準體
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進行體檢后,結合其職業(yè)、居住環(huán)境、道德危險等加以審查,認為死亡指數超過一定界限時,倘在某一條件下尚可承保,則該被保險人稱為"次標準體"。但次標準體多數要加收保險費。
次標準體人群有哪些
即與一般的人相比較,身體有缺陷的人,或者是從事危險職業(yè)的人。其中是否吸煙已經成為評判被保險人健康等級的第一級風險指標,其中吸煙群體被判為“次標準體”或“次優(yōu)選體”。
次標準體的保險承保方法
1.保險金削減給付法
允許次標準體仍按標準風險的正常費率繳納保險費,但在保險期限的一定期間內按比例減少保險金的給付。這種方式通常僅在保險單生效開始的若干年內予以按比例削減,之后逐漸趨于正常,但在削減期內,對遇意外事故死亡或得法定傳染病死亡的被保險人,通常仍全額給付。這種承保方法通常適用于遞減性危險的被保險人。例如,剛進行過手術處于恢復或愈合期的被保險人。
2.年齡增加法
一般而言,除幼年外,死亡率是隨著人們的年齡增加而遞增的,所以提高投保年齡可以相對地提高保險費率,用這種方法來計算次標準體的保險費稱為增加年齡以提高費率法,簡稱年齡增加法。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那些具有遞增性的額外風險的被保險人,如患有糖尿病、顯著的肥胖癥等。
3.特別保險費(額外保費)征收法
對于次標準體的被保險人,按照其實際額外死亡率的高低,征收一定額度的額外保險費。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固定性的額外危險。例如,我國一些保險公司對吸煙的被保險人加收50元的額外保險費即是一個范例;又如,對職業(yè)性危險、酗酒、肺結核等被保險人也可采取該法承保。
無憂保提示:次標準體人群在身體以及生活環(huán)境上相對標準體出現意外的可能性要更大,為此此類人群可以選擇保險公司推出的可附加條件進行承保的次標準體保險。
標簽: 投保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