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如今,雖然群眾的參保意識增強了,但是很多人仍然不會購買保險。那么,該如何在眾多保險產品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保險呢?
切忌片面追求高保額
有這樣一位女性投保者,今年26歲,剛剛組建家庭,單位有社保,但是她覺得保障不足,于是想參加商業(yè)保險。她的年收入是6-7萬元,每年基本可以拿出年收入的10%左右作為保費支出。但她提出了兩條明確要求:一是保額至少要達到100萬元;二是要盡量用最少的錢來實現(xiàn)。
其實,想要實現(xiàn)她的愿望并不是一件難事。比如:1萬終身壽險+99萬定期壽險(20年定期),即可實現(xiàn)100萬元保額的保障規(guī)劃。然而,這樣的規(guī)劃合理嗎?且不論定期壽險需要長達20年的時間是否恰當,僅是1萬元的終身壽險就純粹是為了100萬保額而設計的,根本不是出于客戶的實際需求。
換句話說,如果你僅僅將眼光鎖定在100萬元的保額上,那么,你的保障規(guī)劃必將走入歧途。
買保險不要男女平等
男人和女人天生有不少差異,在投保理財中也有些不同的特征。即便是在購買保險時,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男女有別的差異。
買養(yǎng)老險男人更便宜由于通常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比男性要長些,因此,如果購買養(yǎng)老險特別是養(yǎng)老年金型產品,同齡投保女性很可能比男性多領幾年養(yǎng)老金,這也就相對增加了保險公司的負擔。所以,在養(yǎng)老險產品上,保險公司更愿向男性讓點折扣,同時向女性收取較高的費率。
同樣,如果購買定期壽險、房貸壽險這類保險,由于同齡女性的死亡率相對低一些,死亡風險較小,在不少國家和地區(qū)商業(yè)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價格體系中,女性購買則相對男性更便宜。
特別是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雙方的投保規(guī)劃不能互相比附,甚至完全雷同,兩人做一份同樣的保險計劃。而應該根據雙方承擔的不同家庭角色和責任、不同的收入特征、年齡特征、身體狀況、各自已有的社會保障狀況等,進行有針對性的保險安排。
生理上,男性的平均壽命低于女性,而女性疾病的發(fā)生率高于男性,尤其在婚育后,所以從25歲到54歲這個階段女性的保費都要高于男性。而在社會角色上,男性比女性承擔更多責任,工作壓力、競爭壓力等社會因素導致男性的健康風險大于女性。如男性進入55歲以后死亡的比例要遠遠高于女性,加上男性本身平均壽命比女性短幾歲。因此從55歲到69歲,男性的保費比女性高。目前很多保險公司都推出了專門針對女性的健康險產品。
無憂保提示:購買保險時,男女保險選擇不同。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適當區(qū)別規(guī)劃,有針對性的選擇保險產品。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