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位保險銷售人員傷亡都是一個天使,將保險的種子帶到千家萬戶,受盡了白眼,受盡了委屈,他們也要傳遞這份愛心,放棄年薪十萬工作,投身保險,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保險銷售員的新定義。
44歲時“半路出家”,放棄坐辦公室、吹空調的舒適高管生活去跑街掃樓賣保險(放心保),從零開始;放棄當時堪稱高收入的10萬元年薪投身保險業(yè),逐夢而來。13年來,他用熱愛、勤奮和執(zhí)著收獲了保險事業(yè)的幸福,也詮釋了一個單純的夢想—讓保險守護每一個客戶的幸福。
他就是友邦保險北京分公司執(zhí)行業(yè)務總監(jiān)杜軍。在他眼里,保險就是在人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在不可預知的風險面前發(fā)揮作用的東西,從事保險業(yè)既助人又助己。他決定把今后的時光都獻給保險事業(yè),希望像“保險教父”梅弟那樣,直到年老依然書寫著保險人的快意人生。
保險就是與風險賽跑
“13年了,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有欣慰的,也有心痛的,我對保險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保險是生活必需品,誰也離不開。”回憶往事,杜軍感概萬千。
幾年前,在北京一家電力系統(tǒng)公司任團委書記的一位女士,原計劃給辦企業(yè)的老公買保險,而老公的意見是,身體好好的,從來不去醫(yī)院,不需要買保險。結果,大半年后,這位女士突然給杜軍打電話,說想跟著他去賣保險。“我很驚訝。詢問之下才得知,她老公因為車禍去世了。如果當時她給老公買了保險,至少獲得幾十萬元的賠付,家庭的處境就會好得多,她與孩子的生活還可以處在正常的軌道上。”
這件事成了杜軍最大的遺憾。“如果我當時多堅持一下,爭取跟他老公見面溝通,讓他對保險有正確全面的了解,也許他就會購買。但我一向不愿多打攪客戶,更不愿糾纏,讓客戶反感,所以就沒有堅持。”如今提起這件事,杜軍依然頗為自責。
“我們當然希望客戶平安無事,但有事的時候更希望他們能有保障。我有很多客戶,目前發(fā)生大病理賠的并不多,那證明他是很健康的,感到欣慰;如果真的發(fā)生事情,也會很欣慰,因為他可以得到幫助。”杜軍說,“要和風險賽跑,在風險來臨前,讓客戶的利益能得到保障。”
在杜軍保險從業(yè)的13年里,他感到,盡管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保險的重要性,但社會上存在的誤解依然不少。“很多人存在僥幸心理,當風險發(fā)生在別人身上時,他們只是當故事看,沒有想過自己。”杜軍說。
與保險相守一生
雖然年近花甲,但青春般的激情和自信由內而外在杜軍身上散發(fā)。“同事朋友都說我像打了"雞血"似的。”杜軍笑說,“我覺得這就是我的正常狀態(tài),非常好。”
“梅弟爺爺是我的榜樣。把保險作為終身事業(yè),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助人助己。”杜軍希望,與守護人們幸福的保險業(yè)相守一生。
公開資料顯示,梅弟先生今年已93歲高齡,從事保險行業(yè)五六十年,連續(xù)30多年躋身MDRT(百萬圓桌會議)會員,被保險界尊稱為“永遠的世界第一”。他早已是億萬富翁,但對保險的熱愛讓他從未停下腳步。
杜軍也已經(jīng)10次達到MDRT標準,參加這個會議,他見到了全世界壽險業(yè)精英。“和他們在一起,你能感受到什么是一種毅力,什么是一種堅持,什么是一種激情,也讓你看到自己在壽險這條路上還有多大的差距,看到壽險業(yè)的天空有多廣闊。”
這種心靈上的洗禮讓杜軍更加堅信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他在大學畢業(yè)后進入機關工作,官至副處,也算小有成績,后來出國留學,回國后進入廣東李嘉誠旗下的一家合資公司,做了7年的人力資源總監(jiān)。44歲毅然辭職,從零開始,從最基層的保險營銷員干起。吃過閉門羹、受過白眼、打了無數(shù)電話、跑了無數(shù)寫字樓……一步一步積累客戶資源,一點一滴學習專業(yè)知識,靠自己的勤奮、真誠、專業(yè)打動客戶。
正是憑著這份熱愛,杜軍從打出了一片天地的廣東來到北京,再次從零開始,二次創(chuàng)業(yè)。2012年,適逢友邦保險重回中國市場20周年之際,同時亦是友邦客戶年起始年。友邦中國借勢這一特殊歷史機遇,發(fā)起了“友邦中國20年幸福守護者”的評選。經(jīng)過層層評選,杜軍在友邦北分公司脫穎而出,成為友邦中國“幸福守護者”20名獲選者之一。
無憂保提示:保險銷售人員就是一個個天使,他們傳播者愛,給人們帶去幸福。我們沒有必要給他以鄙視的眼觀光,他們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我們不求以同樣的真誠,就以平等的眼光去看他們吧。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