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監(jiān)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重疾險在近年的出現率是十分的高的,所以重疾險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就越來越重要了,那么在選擇重疾險時,買哪種重疾險合適呢?
目前市場上的重疾險產品主要分三類。
第一類是定期或者終身重疾險。定期重疾險有一定的保障期限,一般到60歲、70歲時保障就會終止,但投保人如果在保險有效期內未發(fā)生任何重大疾病,保險公司會以一定保費的形式或既定金額返還保險金。終身重疾險保障期限為終身,保險有效期直到身故為止,不受年齡限制,滿期同樣可獲得一筆滿期給付金。這類重疾險采取均衡費率,而且保證續(xù)保,但保費相對比較昂貴。
比如,張先生,30周歲,投保20萬元基本保額的國壽康寧定期健康保障計劃,選擇20年交費,年交5500元,可獲得如下保障利益:重疾保險金,被保險人于合同生效之日起180日后,初次發(fā)生并經專科醫(yī)生明確診斷患合同所指的重大疾病,可獲重大疾病保險金20萬元,合同終止。身故保險金,被保險人身故,獲身故保險金20萬元,合同終止。滿期保險金,被保險人生存至年滿七十周歲的年生效對應日,可獲得滿期保險金11萬元,合同終止。
第二類是短期的重疾保障產品,保費比較便宜,但是不還本。保障年齡一般也只到65歲,保費采取自然費率,年輕時候會非常便宜,而且保障的疾病可能會更新,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保費會越來越貴,尤其是45歲后,保費上升的速度會明顯加快。而且短期重疾險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保險公司不保證續(xù)保。目前,保險公司大多只把短期重疾險產品作為附加險來銷售,一般會附加在分紅型的壽險產品上,投保者不能單獨購買。單獨購買的短期重疾險只在團體保險中出現。
短期消費型保險和長期儲蓄型保險,投保時如何選擇?我們可以打個比方。買儲蓄型保險好比買房,而買消費型保險好比租房。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自然會覺得買房是理性的選擇。買了房子,不僅滿足了居住的需求,若干年后賣出可能還會有一定的投資收益。這點跟儲蓄型保險比較像,特別是一些帶有現金返還功能的保險,在保險期限不僅能夠獲得保障,還兼具儲蓄或投資的功能。而租房就不同了,和消費型保險一樣是純粹的消費,消費完畢,其提供的服務也就結束。但在某些特定的階段,或者是某些特定的人群,比如經濟能力有限,先選擇租房也許會是明智之舉。投保"租"好還是"買"好,應根據個人情況選擇。
第三類是以附加險形式出現的重疾險產品,主險可以是分紅險、兩全保險等,保費一般只有幾百元,比較便宜,但是出險后主合同隨之中止。新《保險法》實施后,純重疾險對保險公司來說,風險成倍增加。故此,保險公司新推的重疾險多以"主險%2B附加險"的形式存在。一方面主險可以進行分紅,投保人可以在獲得重疾保障的同時獲得收益。此外,在同樣的保障范圍、保障額度下,附加險為重疾險要比主險為重疾險便宜,消費者自主選擇的余地更大。
無憂保提示:綜上述可知,在購買重疾險時,要想選擇合適的重疾險就必須要根據險種、年齡等全方位的考慮,這樣才能選擇到一款最適合你的重疾險。
標簽: 重疾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