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亞保險公司為商務旅行度身定做的美亞環(huán)球商旅通旅游險等。平安公司與慕尼黑再保險聯(lián)合推出的平安境外旅行緊急救援醫(yī)療保險等。近年來,旅游保險創(chuàng)新品種較多,如包含攀巖、跳傘等高風險活動的保險,以及對行李、護照、財物等被盜的理賠保障等。
旅游保險市場起步晚
熟悉旅游的人都知道,我國旅游保險起步較晚,1997年國家旅游局發(fā)布了《旅行社辦理旅游意外保險暫行規(guī)定》,由此確立了我國旅游保險的基本框架。在國外,旅游保險由來以久,在澳大利亞、美國、日本等國幾乎成為旅行必備。然而,旅游保險進入中國消費者的視線還是在近些年,而且是隨著一些旅游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旅游保險”才逐漸浮出水面。
前不久,一家調查公司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旅游消費者進行的調查中顯示,七成以上受訪者近兩年內有過兩天以上外地旅游經歷,但其中一半以上根本不購買旅游保險。其中,出境游購買情況好于國內游。而國內一些旅游風險系數(shù)較高地區(qū)或特種旅游、探險旅游等購買保險的人稍多一些。
從保險公司來看,目前旅游意外險局限于旅行社代理,投保渠道相對狹小、投保方式單一,是其銷售受阻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由于旅游意外險保險期限短、保費少,較之其他保險市場動力不足,保險公司認為這只是一個很小的險種,而且不屬于“優(yōu)質”產品,存在量大、事多、價低的特征,因而重視程度明顯不夠,投入宣傳和銷售的精力少,售后服務也不盡如人意。
從旅游者的角度來看,目前不少旅游者對旅游風險認識不足,風險防范意識薄弱,抱有僥幸心理。不少旅游者認為,旅行社已“贈送保險”為何再買旅游意外險,他們將“旅行社責任險”視為“旅游意外險”,這是一個誤區(qū)。其實,旅行社責任險并不能保障游客因自身原因出現(xiàn)意外時的權益。這也是造成旅游保險市場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市場上的旅游保險有20多種,種類不少,但市場秩序混亂帶來了一些問題:一是消費者對旅游保險的認知度還比較低,旅游風險意識不強。二是目前的一些法律、法規(guī)還不健全,出險后責任不清,影響理賠的效果。三是旅游保險同質化嚴重,市場惡性競爭,游客滿意度下降,保險服務滯后,降低了保險的抗風險能力。今后國家旅游局將與中國保監(jiān)會進一步加強旅游保險市場的規(guī)范,逐漸完善各項制度,讓更多的游客提高旅游保險意識。從未來發(fā)展趨勢看,隨著我國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旅游保險市場潛力巨大。
毋庸置疑,旅游業(yè)是關聯(lián)性很強的產業(yè),其不可控的外界因素往往是旅游風險的所在。旅游安全是旅游業(yè)發(fā)展中一個永恒關注的話題。今后隨著人們旅游風險意識的增強,自身保險意識的提高,“旅游保險”將為游客的出國旅游撐起一把“保護傘”。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