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游,不可忽視的是風險與旅游同在。每個計劃出國的游客應該根據自己的出游方式和計劃,選擇不同的保障期限和保額,為自己準備一份合身的保險“行囊”。
自助游:交通意外險是首選
自助背包游是很多年輕白領的最愛。不過,自發(fā)組織的旅游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保障。因此保險是出國旅游時第一要考慮的事情。
自助游往往要乘坐多種交通工具,所以最好購買交通意外險。交通工具綜合意外保險,覆蓋面廣,除了保障航空意外以外,還可以涵蓋輪船、汽車、火車等方面的意外保障,并且保障期限長,保障額度可以高達100萬元,性價比更高。
國內某公司的一款短期產品包括4天的保障期限,僅支付12元的保費,就可以獲得1萬元的保障。它涵蓋了乘坐交通工具發(fā)生意外時的保障,還保障行李物品丟失的損失以及乘坐交通工具期間外的人身意外。
隨團游:旅行責任險遠不夠
省心、省力的隨團游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通常情況下,跟旅行社出游會有一份旅行社責任險。很多游客有疑問,旅行社已經投保責任險,游客還需投保嗎?
其實大多數游客對旅行社投保的‘旅行社責任險’并沒有清楚的認識。它只保障旅途中因旅行社責任而引起的意外事故。”
因此,對于游客而言,除了旅行社責任險,投保旅游意外險非常必要。旅意險以游客為投保人和受益人,游客既可自行到保險公司購買,亦可通過旅行社代為辦理,保險公司與旅行社的賠償責任不重合。
目前,旅游意外險通常是團購險,可通過旅行社購買。保費從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相對應的保障金額也從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
保險專家建議,在短期旅游保險產品的選擇上,保險期最好等于或長于出行期,一般情況下,保險期是從出行前一天的零時開始或出行前幾個小時開始。
保險專家提醒,出國旅游一定要買保險,同時應警惕以下誤區(qū)。
誤區(qū)一:旅行社投保就行。一些跟團出游的游客認為,只要旅行社投保了旅游責任險,不管什么問題都能找保險公司。其實,在旅行途中遇到意外情況時,旅行社只負部分責任,因為旅游責任險是規(guī)定旅行社一定要承保的保險,它只為旅行社因疏忽或過失所需承擔的經濟責任埋單,而游客本人發(fā)生的意外事故則不在承保范圍內。因此,出國旅游一定要買一份旅游意外險來增加保障。
誤區(qū)二:出險后能全額賠償。“出國旅游出險后不一定都能得到保險公司的全額賠償。”保險專家說,人身意外保險所約定的保險金額只是保險公司承擔給付的最高保險金限額,而非實際給付金額,除航空事故能得到最高賠付金額外,其他人身意外保險都是按比例賠付。此外,很多旅游意外險對于賽馬、攀巖、探險性漂流、潛水、高山滑雪、滑板、蹦極、沖浪等高風險活動“免責”。因此,旅游者在選擇出國旅游保險時,要留意保險公司推出的旅游險在分項責任的賠付方面是否有限制。
誤區(qū)三:保額越高越好。在傳統(tǒng)觀念中,購買出國旅游保險保額越高越好,尤其是去國外旅游,考慮到國外的消費水平,保險公司往往會勸說旅游者投保高保額保險。“其實,境外旅游保險的保額并非越高越好。”保險專家說,到美國、新加坡、日本等醫(yī)藥費較高的國家旅游,醫(yī)療險的保額最好不要低于20萬元;而到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旅游,如果行程較短,醫(yī)療險的保額在10萬元左右即可。
小貼士:
★在國外消費時,因為國情不同,許多餐廳都有給小費的情況。同樣,以信用卡支付消費時,小費要不要給、給多少,都在您自己,只要您多留一份心即可。
★您在國外持卡消費時,信用卡簽購單上一般會有三欄金額:基本消費金額(Base Amount)、小費(Tips)及總金額(Total),通常商店會在簽單上印出基本消費金額,至于小費欄與總金額欄則會留下空白。您可根據本人意愿在"小費"欄填寫支付金額,加總后填入“總金額”欄內,最后簽單,如果您不想給小費,就在小費欄上打叉,自己填上總金額,總金額只要準確無誤,就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您在國外持卡消費時,注意簽購單消費金額的幣別,例如:幣值小的日元1元和美元1元相差甚遠,填寫小費時,要注意匯率差異,以免多填一個零,日后造成自己的困擾。不過,即使是商店自行在小費欄填寫,由于您已在簽單上簽名,就無法以此為由,不付賬款,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持卡人要看清賬單是否列出總額,若沒有也要自己填寫小費及總額,以免日后增加困擾。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