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隸屬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業(yè)界權威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為個體用戶提供專業(yè)的社保和公積金在線繳納服務,全面開啟中國個體社保自由繳時代。
“地震預警具有突發(fā)、全自動、秒級響應特點,從理論上講,地震預警仍然存在誤報和漏報的可能性。若民眾和工程項目應對地震預警不當,可能造成一定的人身傷害和財產(chǎn)損失。”國家“千人計劃”人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表示。
2日,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簡稱“減災所”)共同宣布,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發(fā)的ICL地震預警接收設備已于近日被該保險公司承保。
目前,該保單對已經(jīng)安裝了地震預警接收設備的117所中小學、社區(qū)提供因誤報或漏報引起的意外責任險。根據(jù)該保險條款,若被承保的中小學、社區(qū)因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tǒng)因產(chǎn)生誤報、漏報導致人身傷害的,最高可獲高達500萬元的保險賠償。
北京工商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表示,地震預警涉及公共安全,客觀上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無論政府或民間機構建設的地震預警網(wǎng)、提供的預警服務,都應當有必要的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他舉例說,類似于高壓鍋有爆炸的風險和核電站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有失效的風險,地震預警的風險控制既要靠標準、法規(guī)來規(guī)范和管理,又需要采取保險這類分擔風險的重要市場化手段。當然,對于人為的、因管理不當造成誤報漏報并產(chǎn)生不良后果的,還可以通過法律法規(guī)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將地震預警應列入保險范圍,是一個重要的進步,也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此舉可望進一步加快地震預警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并推動地震預警更快更好地提升實際應用效果。”王緒瑾表示。
“減災所作為推動我國地震預警應用的先行者,與各方合作,自2011年就開始探索地震預警應用風險控制策略,制定了學校、化工、地鐵等領域的地震預警應用對策,自2014年起開始嘗試與保險公司探索保險分擔地震預警風險的措施。”王暾說,此次地震預警保險是分擔地震預警風險的實踐,也必將促進地震預警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完善。
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國地震預警服務不斷擴大規(guī)模,地震預警保險運行過程中條款將會逐漸深化、保費更加細化,不同可靠性的地震預警服務的保費不同,將促進地震預警技術升級、服務優(yōu)化。
買房,搖號,落戶,孩子入學都受社保影響,無憂保作為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推出全國社保代繳服務,保你社保不斷繳。了解詳情請咨詢: 4001118900
標簽: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