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各國工傷賠償條例
澳大利亞,工傷的補償是強制性的,受雇傭者只需要證明自己所受到的傷害和工作有關,并且是在工作時間內(nèi)造成的,就可以提出工傷的賠償,不管是正式工、臨時工還是實習生。澳大利亞的工傷鑒定是比較傾向于受雇傭方的,只要能夠證明到和工作有關受到的傷害都可以鑒定為工傷。比如有一個打字員因為長期打字而導致肌肉有一些受損,最后申請了工傷賠償獲賠了20萬澳幣,約合100多萬的人民幣。
英國對上下班交通事故的規(guī)定較為嚴格,只有是在代表雇主提供或者是經(jīng)雇主同意的交通工具上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才被認定為工傷。在確定享受標準時,除了傷殘程度之外還會考慮收保工人獲得收入的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條件,在對傷殘職工進行長期致殘度鑒定前,失去工作能力的職工也會按固定標準按周支付受傷津貼。
日本的工傷保險中規(guī)定在規(guī)定的勞動時間內(nèi)或加班時間內(nèi)在工作場所從事工作時受傷認定為工傷,在上下班途中受傷或者是死亡,也被視為工傷。工傷不僅要賠償,在治療和療養(yǎng)期間還要支付受傷員工的一部分工資,特別是過勞死這種工傷,賠付的金額可能超過一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