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局限分析之健康保障篇
一、 非工傷意外毫無保障(無論就醫(yī)費用報銷、住院期間收入補償、意外傷害重大賠付還是身故賠付皆無賠付) 相關鏈接:意外傷害不能享醫(yī)保 (南方都市報)
二、疾病就醫(yī)費用報銷有許多限制:社保報銷主要針對住院費用、有嚴格的用藥限制、自付比例10%~20%~50%~100%不等、設報銷封頂限(限額與連貫參保相關)
三、 住院期間所帶來的收入損失無法保障(工傷意外除外)
四、 無重大疾病賠付:重大疾病一旦發(fā)生,除就醫(yī)費用,還將產(chǎn)生大量龐雜開銷,無法保障
五、 社保工傷、疾病醫(yī)療與養(yǎng)老保險等為員工本人的保障,家人無法享有。
社保局限分析之家庭保障篇
不可預期地永久地離開家人的原因無外乎兩方面:
意外身故(如交通事故、遭匪徒襲擊致死…),可分為工傷意外身故及非工傷意外身故
非意外身故(如病故、自然老去、猝死、失蹤…)。
災難發(fā)生時,我們最關注的必然是,家人如何能維持現(xiàn)有的生活水準(也即經(jīng)濟補償),在家人倍受心理創(chuàng)痛的時候,希望藉著高額賠付,讓家人得以緩沖和應對家庭收入驟減甚至終斷而開支只增不減的艱難境況。
社保中身故保障主要涉及工傷意外
若要獲得全面保障,商業(yè)保險不可或缺!!!
一家之主的離去,將帶走家庭賴以生存的收入來源。收入一旦銳減甚至中斷,高昂的房貸余額或其它債務、孩子的教育費用、配偶的年老的經(jīng)濟依靠等等將令家人不堪重負。
對生命看重的背后,承載的是對家人的責任和愛心。
社保局限分析之儲蓄理財保障篇
儲蓄理財關乎人生各階段的生活品質!------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賺錢與花錢中度過的,人生每一個階段的理想和目標都仰賴充足的財務支持。
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以及社會人口老齡化(未來每對夫妻要對應4至12位老人),國家負責到底和養(yǎng)兒防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從我們走入社會的第一天起,我們就面臨著理財?shù)奶魬?zhàn)!
衡量理財效果的基本標準:
衣食住行不發(fā)愁,生老病死有所靠,
享有"幼有所育、少有所教、老有所養(yǎng)"。
可見在實現(xiàn)了健康費用保障與家庭經(jīng)濟支柱保障后,
百姓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儲備與自己的養(yǎng)老儲備了
社會養(yǎng)老保險簡介:
月退休金=20%當?shù)禺敃r的月均工資水平+個人退休金帳戶/120
目前男性退休年齡60歲,女性退休年齡55歲,提前退休有損失。
大眾職業(yè)人士:退休金約自己退休前收入水平的一半,若所在單位上報給社保局的員工工資偏低,則退休金與退休前收入反差將更大
高薪人士:退休金領取比例則更低;因為社保保費交納最多只能按市職工月均工資水平的3倍作為繳費基數(shù)水平;故高薪人士退休后領取的養(yǎng)老金與其工作時的收入反差將更大。如一位月薪2萬元的高薪人士,退休后的月退休金只相當于約20%的退休前收入。
總結一下社會養(yǎng)老保險的限制在于:
1、 社保養(yǎng)老金額與退休前收入反差大,對高收入、高財產(chǎn)人群反差更大
2、 領取的時間無法自我設定。
由于以上局限 ,不難體會我們需要充分利用其它金融理財工具做好規(guī)劃的必要性。
標簽: 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