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李珍發(fā)現的一組數字,讓她“嚇了一跳”:這組數字反映某地城鎮(zhèn)居民醫(yī)保實際繳費人數占參保人數不到三成。
盡管這一案例比較極端,但她仍憂心忡忡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道理來說,實際繳費之后才能得到保護,如果地方政府聲稱參保率達到90%,而實際繳費只有70%的話,那30%是沒有保護的?!?/p>
每年,中央財政都會安排相當的資金,按照地方政府上報的參保人數給予補貼,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參保人數緣何大于實際繳費人數或許就不難理解了。
山東某地人社系統(tǒng)的一名官員向記者表示,在正常的情況下,參保人數和實際繳費人數應該是一個數,但現在很多地方的共同表現是:實際繳費人數與參保人數并不對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調查后發(fā)現,這一現象在部分地區(qū)較為普遍,并已持續(xù)多年。在李珍看來,社保領域內,或許存在著一定的“吃空餉”現象。
實際繳費人數存在缺額
對地方人社官員來說,往往更愿談及參保人數,對實際繳費人數則可能有所諱言。
遼寧東港市人社局的一名副局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東港市現有的社保參保人數共有8萬多人,實際繳費的有7萬多。
而據記者掌握的某地城鎮(zhèn)居民醫(yī)療保險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11年底當地參保人數達到9萬多人,但城鎮(zhèn)居民實際繳費人數為2.5萬多人,占參保人數的27%,存在嚴重的只參保不繳費現象。
某市醫(yī)保管理局負責人曾透露,現在的實際繳費率不高,居民續(xù)保意識不強?!敖刂?011年3月,市區(qū)城鎮(zhèn)居民實際繳費人數僅有80%,與申報登記人數尚有較大差距。”
再以山東蓬萊市為例,“2009年全市參加社會保險人數為53216人,實際繳費人數為38568人,二者相差14648人。”蓬萊市人社局于新禮科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兩年來,實際參保人數和實際繳費人數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只不過慢慢在縮小。
標簽: 醫(y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