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今年29歲,現(xiàn)服務于一家合資企業(yè)做部門經(jīng)理,事業(yè)有成,但看著為自己操心受累了一輩子的父母一天天蒼老,心里便計劃著為父母辦一份保障計劃。由于歷史原因,他的父母沒有任何保障,王先生怎樣購買、買什么樣的保險比較經(jīng)濟實用呢?
購買養(yǎng)老險意義不大
人進入50歲以后,往往兒女都已長大自立,在經(jīng)濟上對兒女已經(jīng)沒有多余 的責任。這個階段,如果老人自己有一定退休金和社保,再加上兒女對父母的反哺,除了預防重病的突襲,老年的生活還是可以的。
但也有這樣的一些老人,自身經(jīng)濟收入狀況不好,又沒有被納入到社會保障范圍,就像王先生的父母一樣。對此,有保險專家指出,這些人應該考慮的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健康問題,主要就是患病的治療費用問題;二是老年生活問題,也就是沒有了工作能力后最基本的生活如何維持。
“以上的兩個問題,都是身為兒女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兒女必須考慮的問題?!痹搶<冶硎?。
不過,對于老人基本生活的問題,他建議,由于已經(jīng)進入養(yǎng)老階段,此時購買養(yǎng)老保險已經(jīng)沒有意義。兒女直接固定每月給一定的生活費用就行了。對于這部分費用,對兒女來講不是很大的負擔。最大的負擔是老人一旦患病,醫(yī)療費用的開支無法控制。
兒女如何撐起保護傘
對于像王先生這樣的人,到底該為父母做些什么呢?
很多人的做法就是拿錢出來讓父母作為被保險人買保險,但有保險專家提醒到,這樣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一旦兒女發(fā)生風險無法繼續(xù)給父母繳費,父母自己又沒有能力繳費,那么保障就會失效。兒女所擔心的父母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成年后經(jīng)濟獨立的兒女就是父母最大的保險。
“我們不建議兒女直接拿錢用父母做被保險人購買保險。就如同不建議在家長沒有做足保障的前提下,用小朋友做被保險人購買保險一樣。”??等藟郾本┓止究偨?jīng)理于弘元說。
那么,如何更全面地考慮呢?怎么樣才能為父母設計安心的保障計劃呢?比如,如果爸媽現(xiàn)在的年齡在53歲至55歲左右,目前子女每月固定給父母1000元的孝養(yǎng)金。那么僅僅孝養(yǎng)金這一塊,到父母七十五六歲,未來20年就是24萬元。除此之外,考慮到年紀大了的健康問題,至少每個老人再有15萬元左右的醫(yī)療準備會更好。從上面的數(shù)字看,其實兒女對父母這一塊的責任還是相當重的。
保障計劃需量體裁衣
對此,于弘元認為,首先,兒子一定要自己做被保險人購買一份壽險,比如,終身壽險(萬能型),每年交費在4000元或5000元左右,把未來20年的保額設定為50萬左右(24萬元+15萬元+15萬元),這樣在未來20年,也就是父母頤養(yǎng)天年最需要兒女的這個階段,如果兒女一旦發(fā)生了風險,保額直接作為現(xiàn)金給付給父母,這樣父母一定有充足的資金安度晚年。而且保額可以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做相應的調整。
然后才可以用父母做被保險人,購買一定的醫(yī)療健康保險,比如像安康無憂重疾病養(yǎng)老保險計劃和呵護一生保險計劃。這樣如果父母一旦患病住院,不僅僅只是重大疾病,只要住院了就可以有一定的補充,減輕兒女的壓力。即使當時兒女自己墊了一些錢付了藥費,那么當老人離去的時候,保險公司還有一定的額度補償。無論如何,有了這樣的計劃,就不會因老人上了年紀的健康問題給兒女帶來更大的經(jīng)濟拖累。這樣就解決了兒女最擔心的問題。
“首先必須是讓兒女自己做被保險人,父母做受益人來購買保險,才最全面?!庇诤朐瑫r表示,用父母做被保險人購買保險,因為年齡偏大,保費會比較高,并且可能還會體檢,若身體狀況不符合保險公司的標準還可能被加費或拒保。所以,保險還是越早規(guī)劃越好,不僅是因為保費便宜而且關鍵是身體狀況比較好,容易承保。
以上主要分析的重點是兒女對于父母老年面臨問題的考慮。保險專家指出,人生中按照周期劃分,可以分為:學習成長期、單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熟期及退休養(yǎng)老期。人們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生活重心,而又因各個家庭情況的不同,產(chǎn)生不同的保障需求。如果能通過專業(yè)的壽險顧問的咨詢,量身定做地進行全面分析和建議,那樣就更好了。
標簽: 養(yǎng)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