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大勢所趨 十八屆五中全會下發(fā)通告 “十三五”期間,生育政策作為最受關注的一項公共政策,其可能發(fā)生的變化值得各方期待?!兜谝回斀浫請蟆藩毤耀@悉,中國未來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報告(下稱“人口報告”)已經上遞到決策層,該報告提出了立即放開全面二孩政策的建議。(10月16日《第一財經日報》)
截止目前,全國各地陸續(xù)放開“單獨二孩”政策已滿一年,有關方面本來預計每年會增加200萬左右出生人口,但沒想到遇冷,2014年僅增加出生人口47萬。實際和預計相差甚遠,可謂大跌眼鏡,生二胎政策,放?不放?
關于中國人口的低生育率,這幾年經過社會各界較為充分的討論,邏輯已經逐漸清晰。我們看到,無論是官方的人口普查數據,還是專家學者的預測,目前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不僅大大低于很多發(fā)展中國家,更是低于英法等歐洲傳統(tǒng)的低生育率的發(fā)達國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布的《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認為,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4,遠低于世代更替水平2.1,已經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這種超低生育率的水平,無法完成馬克思所講的基本的人口再生產的任務。當然,這是專家論述,是從宏觀來講。經筆者所聞、所見、所感,給你講一講“不能生”之痛。
孩子從小有一個兄弟姐妹,就不會感到孤獨。但如今看到的是獨生子在家非常孤獨,玩什么只能自己一個人玩,沒有同伴的交流。默默地、靜靜地沉浸于自己與物的世界,每每遇到同伴,甚是高興,離開時又是何等的依依不舍。正因為一個人的孤獨,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見人不喊,東西不與人分享,就算爸爸媽媽也不給,甚至別人的也說成了他的。這是正常的心理發(fā)展嗎?不是,可以說與現在提倡的和諧社會格格不入,這是近乎于扭曲的心理,也就造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想想,是何等的可憐和可悲。
從撫養(yǎng)老人來講,中華文明,以孝為先??墒牵粋€孩子,往往比較難以做到“忠孝兩全”。任何一個人,在發(fā)展事業(yè)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力不從心,很難做到既要照顧好父母,又要把事業(yè)做好的時候。“空巢老人”,這是近幾年備受關注的一個詞語,可這個詞語的后面有著多少的心酸和無奈。有人認為,孝敬老人,帶錢回去就可以了,你想過了沒有,老人真正要的是錢嗎?筆者可以大聲的說:不是!他們天天盼、月月盼、年年盼,需要的是兒女的陪伴呀!他們肯定在想:如果…如果再多個子女,一個不得閑,另一個會回來看我們……
而“失獨”,更如同夢魘。近年來頻頻曝出的失獨家庭慘劇,讓很多父母考慮再生個孩子,分散家庭風險。根據致公黨發(fā)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全國失獨家庭至少有百萬個,且每年新增7.6萬個。人呀!奮斗一輩子,不管做了多大的官,發(fā)了多大的才,做了多么厲害的學者,總是希望后代能夠爭氣,人才輩出,這樣才比較完滿。這是人性的本真,也是任何物質的本真所在。多一個孩子,也可以減少一些不幸家庭因為不幸的原因失獨而痛苦。
就在昨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促進人口均衡發(fā)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標簽: 二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