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生孩子,正好那年單位給女職工上了生育保險,于是,我成了單位享受生育保險福利的第一人。
十月懷胎,從最初的全面體檢,到后來每月一次、兩周一次、每周一次的產(chǎn)檢,孕婦最在乎的不是錢花了多少,而是腹中孩子的健康。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在文件夾里存放的各種票據(jù)越來越多、越來越厚。B超單、胎心測試結(jié)賬單、專家門診掛號交費單……
直到5年前,孩子呱呱落地。當時住院的所有費用是3000多元。那時并不知道單位剛剛給上了生育保險,也就沒存讓誰報銷的想法。
沒想到,半年后產(chǎn)假結(jié)束,人事部門通知,備好產(chǎn)期的相關(guān)證明文件和票據(jù),交到人事部。生孩子的費用能報銷多少呢?因為單位沒有同事享受過生育保險,所以沒人能給出個答案。心里也沒抱太大希望——能報銷一點兒是一點兒吧。
很快,人事部門通知——來領(lǐng)錢。拿到信封一看,哦,居然有6000多元。那感覺,就像這錢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我生孩子花了3000多元,怎么報銷了6000多元?我“賺”了。細細看報銷標準,很人性化,不僅將生孩子的費用計算在內(nèi),連圍產(chǎn)期做產(chǎn)檢的費用也充分考慮。
工作沒幾年,作為一名職工,享受到了國家福利政策帶來的益處,突然挺有歸屬感的。事后,我又了解到,那一年,單位是首次給未生育的女職工上生育保險,我是第一個享受到這一福利制度的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