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非京籍可在京辦護照等待更多“好消息”:身份證、準生證……
公安部8月22日推出便民利民新舉措,北京等6個城市,非本市戶籍就業(yè)人員和高等院校的在讀大學生9月1日起可以就地申請辦理出入境證件。對很多工作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多年來,“異地戶籍”像是辦證征途中的攔路虎,逼著人長途跋涉回鄉(xiāng),就為了蓋上戶籍所在地的那一個公章,這個新舉措為異地辦證的艱難局面帶來一線曙光。然而,除了護照和出入境證,人們更加離不開的還有身份證、結婚證、準生證……何時,辦這些證不用再千里奔波?繁瑣的手續(xù)能否簡化一些?惠民政策能不能“惠”得更徹底?
跑不起
為開生育證明差點流產
在各種證件中,“準生證”被公認難度相當大。妻子是外地戶口的姜先生沒料到,他會為一個準生證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為辦證折騰1個月后,準生證還沒拿到手,妻子卻出現(xiàn)先兆流產癥狀,“只怕辦到手卻用不上了。”他心情沮喪。
姜先生告訴記者,他自己是北京戶口,妻子戶口在山西一個縣城,妻子一懷孕,他就立刻打聽辦準生證的規(guī)定,“北京市的落戶政策是:父母雙方一方為北京戶籍的,在北京辦理完生育服務證,頭胎允許落戶北京市。在京辦理生育服務證需要女方去戶籍所在地鄉(xiāng)一級計生辦辦理生育證明,證明你沒生過孩子,然后拿著這個證明還有雙方戶口本原件,到京籍方戶籍所在地計生辦辦理生育服務證。”
這個生育服務證就是大家通常說的“準生證”,姜先生解釋:“準生證就是一個生育指標,有了指標才能生孩子。沒有這個,不但孩子報不上戶口,而且醫(yī)院都不給孕婦建圍產檔案,生育保險也不能報銷,總之作用很重大。”打聽清楚之后,妻子動身回山西老家開證明,姜先生由于工作繁忙無法陪同。
1234下一頁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