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失業(yè)保險早報:胡品華對杭州鋼鐵集團公司的記憶,定格在2015年12月22日那個灰蒙蒙的早晨。
這一天,胡品華所在的轉爐廠煉鋼車間冶煉完了最后一爐鋼水。站在熟悉的車間,望著相伴多年的轉爐,胡品華和工友們不忍離去。
我在杭鋼工作30年,這里留下了我人生最寶貴的歲月和記憶。到了離開的時候,心里的痛苦與不舍是難以訴說的。胡品華回憶道。
年過半百的胡品華與工友們相擁告別。這些擁有鋼鐵般意志的漢子,都已淚流滿面。
煉完最后一爐鋼,站完最后一班崗,胡品華告別了奮戰(zhàn)30年的杭鋼,開始了新的人生。
重新開始人生征程的,還有杭鋼半山鋼鐵基地的1.2萬人。
2015年12月23日,燃燒了近60年的杭鋼半山鋼鐵基地全面安全關停。
從2015年8月24日到2016年1月22日,杭鋼用150天完成了1.2萬人的分流安置,實現了無一人到省市區(qū)政府上訪、無一起到集團公司惡性鬧訪、無一起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的目標。
60年,一個甲子的燃燒;150天,個人命運在歷史潮流中改寫。
割舍
對于那些早已把個人命運和企業(yè)發(fā)展融為一體的職工而言,告別的不僅是耕耘已久的家園,還有灑滿汗水與淚水的人生歲月,割舍的痛楚是無法言說的
1957年,杭鋼在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zhèn)落成。幾十年來,十里鋼城帶動地區(qū)經濟快速發(fā)展,成為杭州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杭鋼作為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集團,擁有近3萬名在職和離退休人員,涉及關聯(lián)人員10萬人。
從小在杭鋼長大的王雅麗,父母是最早一批鋼鐵工人,女兒是新一代杭鋼人。
我們一家三代都為成為杭鋼人感到無上光榮。王雅麗說,工廠對于幾代杭鋼人而言,早已成為溫暖的家。
寬闊的廠房、先進的設備、豐厚的收入、良好的福利、多彩的文化生活,這一切都讓杭鋼人備感驕傲和自豪。
然而,隨著轉型時代的到來,這一切悄然發(fā)生了變化。
由于國內鋼鐵產能過剩日益加劇,環(huán)保標準逐步提高,產銷價格嚴重倒掛,鋼企的生存舉步維艱,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壓縮鋼鐵產能的總體部署,審時度勢、高瞻遠矚,以壯士斷腕、破釜沉舟的決心和勇氣,作出2015年底關停杭鋼半山鋼鐵基地400萬噸產能的決定。
這對于杭鋼集團和幾萬名杭鋼人而言,無疑是嚴峻的挑戰(zhàn)。
這兩年鋼鐵產能過剩情況加劇,我們陸續(xù)聽到廠子要關停的消息,但真的到了這一天,卻又難以割舍。王雅麗說,幾十年了,大家和企業(yè)一起成長,見證了企業(yè)發(fā)展壯大、從風光無限到艱難轉型,企業(yè)和職工早已成為命運共同體。
職工對企業(yè)的全然信任,對杭鋼的深深依戀,對未來的殷殷期許,讓杭鋼集團新班子感到責任重大。
杭鋼集團人力資源部的孟建華說,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月亮,是去年8月24日從地方政府調來的,在處理這方面工作上有著豐富經驗,他常說心中要有人民,要帶著感情分流安置職工,這是企業(yè)轉型升級的核心。杭鋼是一個大家庭,職工都是兄弟姐妹。他們不僅為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更是這座城市歷史和現實中不能分割的一部分。
2015年8月24日,杭鋼全面進入企業(yè)轉型升級職工分流安置攻堅階段。
同行
走近、傾聽、溝通,風雨中,人社部門與企業(yè)、職工同呼吸、共命運,竭力尋找一切可能的解決之道,一路相伴,溫暖同行
作為杭鋼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部長,姜增平至今還記得那150天的火熱。
2015年8月24日至2016年1月22日的150個日夜,杭鋼全面完成半山鋼鐵基地職工分流安置政策制定和1.2萬名人員的分流安置工作。
這幾乎是一場不可能完成的戰(zhàn)役。
多種難題集中爆發(fā):職工人員構成復雜,各類群體訴求多樣;涉及2萬人次的19個歷史性遺留問題集中出現;前期制定的可托底安置職工的分流政策難以落地;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幾十年來都視廠為家的職工焦慮、恐慌、痛苦,情緒波動很大;設備陳舊、跑冒滴漏嚴重,安全生產隱患多。
這又是一場必須贏得勝利的戰(zhàn)役。
職工分流安置能否平穩(wěn)、順利完成,不僅關系到地區(qū)經濟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關系到杭鋼轉型升級的如期實現,更關乎萬名職工的人生命運和千百個家庭的幸福安康。杭鋼集團黨委副書記任海杭告訴。
方向已明,杭鋼迅速行動。
743名土地征用工、4300多名特殊工種崗位職工、2348名農合工、1.2萬名離退休人員,以及工傷、病患、殘疾人員和特困家庭等,職工訴求各異,需求點不盡相同。
制定出科學、公平、合理的職工分流安置方案,成為最基礎、最關鍵,也是最艱難的一步。
150天里,杭鋼集團領導班子及人力資源部的工作人員幾乎沒有吃過一頓安心飯、睡過一個完整覺,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姜增平回憶:有一次已是凌晨兩點,我們陳董事長還在車間里與職工交流分流安置的政策。這樣的情況有很多次。
下車間,和工人們面對面談心,了解他們的生活難點;訪家庭,來到困難職工身邊,了解他們的未來期望;座談溝通,厘清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精細測算,確定科學公平的安置方案
我們上夜班的時候,董事長忙完一天的工作,經常深夜來車間看我們,問我們工作辛苦不辛苦,問我們未來的打算,大家覺得很溫暖,對未來又充滿了希望。已經在杭鋼工作30年的徐建春是煉鐵工人中的老師傅,對于此次分流安置,他和大家一樣糾結、焦慮、不安和難舍。
徐建春說,大家的憂慮在廠里領導和同志們的一次次談心中漸趨平息,大家的不安在每晚領導辦公室加班的溫暖燈光中逐步和緩。
57次的專題會議部署,先后單獨聽取1000多名職工的意見,對各條政策和各年齡段進行上百次的定量分析與測算,120個日夜兼程,終于在2015年12月28日收獲暖陽。
2015年12月28日,杭鋼關停半山鋼鐵基地職工分流安置方案提交職代會審議,并最終以87.44%高票率一次性表決通過。
當我們看到這個方案的時候,心里真的很安慰,我們知道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凝聚著企業(yè)對我們的情誼。職工溫斌說,方案出臺后,大家的心也都安定了下來。
這是一份嘔心瀝血的方案。
提前退養(yǎng)、內退、解除勞動合同、集團內安置、省市屬國有控股企業(yè)就業(yè)安置、自主創(chuàng)業(yè)、服務輸出、離崗退養(yǎng)、工傷職工退出生產崗位、有限期放假、待崗等多個渠道,讓每一個群體、每一個年齡段的職工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適通道,渠道之間在經濟利益上相對平衡,避免職工選擇渠道單一和利益受損。
這是一份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方案。
姜增平說,在制定方案時,我們按照頂層設計、系統(tǒng)謀劃、平衡各方、有序推進的工作方針,在完成政策草案的基礎上,經科學論證、風險評估和合法性審查后,提前一個月與職工見面并討論,一個月后聽取職工代表意見并作政策解答,此后修訂完善、提交職代會審議表決。
在杭鋼經歷的這次歷史性變化中,黨和政府一直關心、關注著我們,給我們支持,給我們力量。任海杭說。
為了更好地推進杭鋼轉型升級,浙江省委省政府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協(xié)同推進。
我們與人社部門接觸是最多的,他們始終與我們一道,解決各種難題,真誠、細致、周到地為我們服務,讓人感動。姜增平說,浙江省人社廳、杭州市人社局從方案制定伊始,就全力配合企業(yè)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
在杭鋼制定方案過程中,浙江省人社廳勞動關系處副處長王懷忠、杭州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處處長張飛雁、副處長施愛忠成了杭鋼的???。每天通電話溝通協(xié)調、每個星期幾次到企業(yè)了解情況、每場活動聽取職工意見建議,這樣的經歷,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企業(yè)和職工之間相依相靠的情誼。
在方案制定過程中,我們人社部門在保證合法合理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用足、用好政策,保障職工權益。張飛雁說。
對于奮戰(zhàn)150天,同樣記憶猶新的是杭州市人社局行政審批處處長陳國強。
2015年12月,陳國強帶領工作組入駐杭鋼,專門為4300余名職工辦理視作繳費年限和特殊工種工作年限的審核手續(xù)。
年底那段時間是我們人社部門,尤其是窗口部門工作量最大、最繁忙的時候,但為了保障杭鋼幾千名職工的利益,我們抽調十幾名各區(qū)縣業(yè)務骨干組成工作組,為職工現場辦公。陳國強說,由于特殊工種工作年限的審核與職工利益息息相關,工作組一直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機結合,最大程度保障職工權益。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工作組要在2015年12月底前翻閱、審查幾千名職工的各類檔案、資料、表格,同時還要向職工解釋政策、收集所需材料。
每天都跟打仗一樣緊張,加班加點是常有的,有時候連上廁所都要大家輪流著去,下班時很多人的腿、腳都是腫的。有的同志的親人去世,都沒能趕回去看一眼此時,陳國強的眼里泛起淚花,他說再苦再累大家沒有一句怨言,全身心投入,為的是給杭鋼的職工解決實際難題。
2016年春節(jié),杭州市就業(yè)局失業(yè)保險處副處長阮菁接到了杭鋼職工的問候短信,雖然只有短短兩行字,卻讓這個小姑娘倍感親切和幸福。
在集中為杭鋼職工辦理失業(yè)登記手續(xù)、農合工領取補助的日子里,我們和杭鋼的工作人員并肩戰(zhàn)斗,大家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為的是給職工提供最好的服務。阮菁說,現在她和很多杭鋼人成了知心朋友。
以心易心、設身處地,讓企業(yè)和職工感受到人社部門的誠意和溫暖。
那段時間,人社局的辦公室、食堂、電梯里,到處都能聽到討論杭鋼職工安置的事情,利用中午休息趕辦業(yè)務,晚上、周末加班,每個人都是全情投入。阮菁說,大家用真誠、執(zhí)著的服務精神相互支持著,彼此鼓舞著。
為了更好地為杭鋼職工辦理醫(yī)保、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登記等手續(xù),杭州市人社局信息中心專門開發(fā)了新的操作系統(tǒng)模塊,并梳理出了杭鋼版業(yè)務辦理流程。
政策最大化、研究最深化、服務最細化、工作最細化,這是杭州市人社部門的工作目標。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人社部門竭力尋找一切可能的解決之道,與企業(yè)和職工一路相伴,溫暖同行。
我們一切努力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企業(yè)在轉型升級的路上沒有后顧之憂,讓分流職工得到最貼心、便捷、溫暖的服務,傳遞出與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懷!杭州市人社局局長他們郭禾陽說。
火種
選擇告別,就選擇了開始。盡管轉型升級的前行路上伴隨著陣痛,但杭鋼人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奮力向前。懷抱夢想的杭鋼人猶如遍灑的火種,讓人期待
2016年3月7日,職工黃敏創(chuàng)辦的養(yǎng)老服務公司在杭州市南苑社區(qū)正式開業(yè)。這位80后鋼鐵人,離開工作崗位兩個多月,就在逐夢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16年1月20日,黃敏在杭鋼職工分流安置意向書上慎重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在分流安置渠道中,黃敏選擇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
創(chuàng)業(yè)是我的夢想,而平臺和資源都是杭鋼給予我們的。黃敏說,在分流安置渠道中,自主創(chuàng)業(yè)給了年輕人追逐夢想的舞臺。
從1月20日到3月7日,黃敏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讓他感動的是,從尋找場地到原材料供應,再到合伙人的聯(lián)系,杭鋼的領導都給予了他大力支持和幫助。
我的兩位合伙人都是杭鋼這次分流出來的職工。大家雖然離開了杭鋼,但都懷抱著杭鋼夢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奮力奔跑。黃敏說。
孟建華說,多條分流安置渠道可供選擇,為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職工搭建了新的生活和發(fā)展路徑。
和黃敏一樣,在此次分流安置中,共有112名職工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有73人、43個項目申請入駐杭鋼眾創(chuàng)空間。
讓人欣喜的是,杭鋼將創(chuàng)業(yè)青年視作企業(yè)轉型升級、實施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的鮮活力量。為了扶持這些青年創(chuàng)業(yè),杭鋼成立了眾創(chuàng)空間、技術研究院、人力資源開發(fā)服務公司等機構,為青年培育創(chuàng)業(yè)沃土。
選擇告別,就選擇了開始。杭鋼半山鋼鐵基地關停,對于燃燒了近60年的杭鋼和幾代杭鋼人而言,是新的歷史起點。
一家三代都是杭鋼人的王雅麗說,80多歲的老父親得知企業(yè)關停的消息后,在不舍和惆悵之后,對未來充滿期望。
不管杭鋼人去向哪里,根永遠在杭鋼,心始終在一起。
以走出半山,走進市場,發(fā)展杭鋼為主題的思想解放大討論,這樣的方式,讓每一個杭鋼人的智慧火花閃耀;
黨旗下,舉起右手,鄭重宣誓,這樣的場景,成為杭鋼人心里最珍貴的回憶;
職工家,溫暖話語,親切關懷,這樣的情誼,留存在杭鋼人記憶深處;
打造杭鋼轉型升級版、走好杭鋼發(fā)展特色路、培育經濟創(chuàng)新增長極的全新戰(zhàn)略,這樣的期待,讓每一個杭鋼人充滿了希望。
以鋼鐵意志做人、建業(yè)、報國,這是幾代杭鋼人秉承的精神。秉承著這樣的精神,如今,跨出工廠大門的杭鋼人,自信地向著人生新目標邁進。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lián)網+個人社?!钡膫€體社保產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