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社部曾表示,在列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173個國家和地區(qū)中,我國社會保險繳費率居第13位,高于160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養(yǎng)老保險繳費率偏高。調查顯示,一位北京職工30年繳納的五險一金在百萬左右。
繳納五險一金是保障職工住有所居、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的需要。可以說,這項社會保障制度的推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但是,當一個職工的社保資金支出占據(jù)了工資收入4成的時候,這是“社?!边€是“自?!??不得不讓人產(chǎn)生疑問。
以北京為例,這里的職工30年繳納的各類社保資金加在一起就是100萬元左右,加上目前即將推行延遲退休的辦法,一個人到了人生的終點未必就能將投入的資金領回來。又何況,這100多萬元還是自己的投資,還不涵蓋用工單位繳納的資金。如果再算上這筆資金的利息,我想很多人都只是自己保障自己,而不是社會保障他們了。既然如此,我們把這筆錢放在自己的腰包,豈不比放在有關部門的口袋里更安全?
而且,這還牽涉另外一個問題,當工資收入的4成被繳納了各種社保資金的時候,生活還如何保障?從群體的收入來看,職工處于工資收入的最底層。尤其是在目前物價高漲的環(huán)境之下,繳納了如此之高工資比例的社保資金,對于職工來說,生活會更加困難。
收入差距拉大了,生活成本走高了,這就是職工生活的困境。作為政府而言,推行社會保障制度是積極的作為,但是這種保障更應該是政府保民生,社會保職工,而不應該是職工拿錢保社會、保政府。
就是在目前如此高昂的社會保障資金征繳比例之下,有關部門依然在為社會保障可能出現(xiàn)的空缺而苦惱,這其中究竟有著怎樣的問題?究竟是繳納的資金不夠用,還是管理不善,亦或是資金出現(xiàn)了流失?為了堵塞這個漏洞,不至于未來出現(xiàn)問題,在專家的建議下,即將推行延遲退休,有的專家的理由竟然是:生活好了,有的人70歲看著還像60歲。我想說的是,不是每個人到了70歲都會看著還像60歲,70歲的官員看上去可能只是50歲,可是出了一輩子力的職工,50歲的時候或許已經(jīng)像70歲了。這不是盤剝職工剩余價值的理由。
社會保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但是“社?!辈皇恰白员!?,這里面更應該多些政府擔當、單位作為。降低職工社保繳納比例,才能讓職工生活更幸福。(郭元鵬)
標簽: 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