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養(yǎng)老險采取復利計息的方式,繳費方式和期限不同,保費差別很大。但躉繳、期繳,長期繳、短期繳實際上各有利弊??偟膩碚f,如果您比較看重經濟回報,不妨考慮躉繳或較短的繳費期,如果您更強調保障,那么,則可以選擇較長的繳費期。
具體來說,躉繳方式相對比較便宜和方便,較適合手中有一筆積蓄但工作穩(wěn)定性不夠的投保人,對他們來說,為避免將來經濟情況變化,躉繳是較好的繳費方式。
對于大多數工薪族而言,雖然總保費會增加,但期繳的繳費方式更為實用,每月或每年固定拿出一筆錢作為養(yǎng)老險保費,既能滿足養(yǎng)老儲蓄的需求,又能降低年繳保費金額,不至于背上過重的經濟負擔。
一些保險產品還為期繳客戶提供了追加保費的權利。如果覺得原先購買的保險份數太少、保障太低,那么在原先的保額已達到5萬元以上時,就可以按原先的交費標準再追加購買價值為原保額20%的新險。而躉繳一般不能享受這樣的權利。
繳費期長也有好處
如果選擇了期繳,在確定投資期限時,縮短繳費期無疑會更為經濟,但延長繳費期在保障方面卻更有著數。
首先,多數養(yǎng)老保險是主險,在投保該主險后,只要是在該主險的繳費期內,保戶就可以投保附加險。如果過了繳費期,雖然尚處于主險的保障期內,但因為交費行為已經終止,就不能再購買新的附加險種了。
其次,延長繳費期在保費豁免方面有優(yōu)勢。如果保戶在繳費期未滿時就出險,則未交清的那部分保費就可免除,并同樣可獲得保單的賠償。
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
目前,絕大多數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都是限期繳費的年金保險,即投保人按期繳付保費,到特定年齡時以“年金”的形式開始領取養(yǎng)老金。除了養(yǎng)老金,一般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還可提供其他保障,包括身故金、滿期保險金、分紅等。
與社會養(yǎng)老保險相比,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更為靈活,一般提供年領、月領兩種養(yǎng)老金領取模式,可在50周歲、55周歲、60周歲或65周歲開始領取,在繳費方式上有躉繳、10年、20年繳清和年繳至55周歲、60周歲等多種選擇。市民可根據自身的工作、財務狀況靈活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