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行養(yǎng)老保險“不差錢” 延退似“清水煮青蛙”12月17日訊 當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正在成為一個公眾既熟悉、又陌生的官方術語。證券時報網(wǎng)財苑社區(qū)認證信息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的唐鈞認為,退休年齡每年延遲幾個月,用較長的一段時間完成平滑過渡的“小步徐趨”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策略。他指出,最近發(fā)布的《2012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中披露的數(shù)字,雄辯地證明了現(xiàn)行養(yǎng)老保險制度“不差錢”。按鄭功成教授的預測,這樣的大好形勢會在未來的30年中一直延續(xù)。按照一般的思維邏輯,如果30年以后真的出現(xiàn)問題,那么到那時再“延退”也不晚。因此,此前被“延退”的顯然只是起到了“陪綁”的作用,或者說,成了“煮青蛙”的“溫水”。原文如下:
當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正在成為一個公眾既熟悉、又陌生的官方術語。要說熟悉,是因為其主體部分“延遲退休年齡”近10年來已經被翻來覆去炒了又炒,可謂聲名赫赫。如今即使以小名“延退”稱呼之,大家也都知道說的是什么。雖然70%以上的國人對“延退”不感冒,但是話要說回來,就算是真感冒了,可不還得自己吃藥。要說陌生,是因為最近“延退”身上又披上了一件叫做“漸進式”的迷彩服,瞅著這橫一道,豎一道的,怎么“漸”、怎么“進”,看來又夠中國社會熱鬧一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