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春節(jié)假期剛結束,18位老人就到市老齡委信訪辦投訴,稱他們購買“市老齡委”“市老齡辦”推出的老年理財產品,先后投入300多萬元,到期了卻拿不出本金和利息。當工作人員說明,市老齡委、市老齡辦是不得參與各種商業(yè)活動時,這些老人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上當受騙了”。 原來,2015年年底,這18位老人在本市一家俱樂部參加活動時,有工作人員告訴他們有一款理財產品是經市老齡委、市老齡辦授權推出的,存一定金額的錢,3個月就可以獲得8%的利息、6個月的利息是10%、一年的利息是13%,存的錢越多、時間越長,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利息。就這樣,他們先后投了300多萬元,可到了期限,利息非但沒拿到,連本金都不知道去哪兒要。 此外,市民李大爺也反映,前些天他遛早時接過一張宣傳單,上面寫著為了讓老年人發(fā)揮余熱,市老齡委、市老齡辦對外招聘老年人工作崗位,每天工作時間從早上8點到11點,月薪2000多元。李大爺去應聘,沒想到工作任務是賣墓地,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才給工資。 對此,市老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實類似的陷阱經常出現(xiàn),目前到市老齡委信訪辦反映問題,老人被騙的已經占到接待總量的兩三成,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提醒老年人,作為政府部門,老齡委或是老齡辦是不得參與各種商業(yè)活動的,根本談不上會授權商家進行產品銷售,今后若是遇到類似推銷,一定要多長個心眼,核實對方的資質,實在拿不準的,可以和家人商量下,以免上當受騙。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