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是傳說中財神“接地氣”來到人間賜財?shù)娜兆樱@旱钠牌艩敔攤?,也忙著兌福不亦說乎。 一早,廖碧珍老人就拿著謎面來到社工部,求證謎底正確與否。社工仔細核對答案后為老人兌獎,手握福袋的廖婆婆久久沉浸在猜謎的快樂中。隨后,周湘生、王惠、黃文霞等老人通過猜謎相繼兌取福袋。 下午天氣較好,老人們圍坐花園,紛紛就過年喜事進行分享:“王婆婆回家和孩子們一起吃了團年飯”、“謝婆婆八十多歲的哥哥從成都來院看望妹妹”、“周大爺在院和其他老人一起包湯圓、猜謎語……每天都很忙”。 一陣閑聊后,社工師組織老人們來“釣魚”。一張張寫有任務(wù)的彩色卡紙被折疊成各種動物充當“魚”,有青蛙、千紙鶴、皮卡丘等,每張折紙系有一根打結(jié)的彩帶做為釣孔。老人們輪流用魚鉤釣“魚”。只要老人釣起“魚”并完成其身上所寫的任務(wù)就能得到相應(yīng)的獎品。謝婆婆釣的“青蛙”,其任務(wù)是要求學嬰兒哭,謝婆婆立即皺眉,“哇哇哇”地哭出聲來,惹得老人們一陣歡笑;王桂清老人釣的千紙鶴要求老人學孕婦走路,王婆婆一手撐腰,挺著肚子慢慢走著,老人們直拍手稱好;萬國英老人釣的皮卡丘要求老人唱一首歌,歌詞必須帶有“愛”這個字,作為唱歌積極分子的王婆婆信手拈來“愛我中華”……老人們的熱情逐漸發(fā)酵,近三十條“魚”不一會兒就被釣完了。老人對“釣魚”游戲贊不絕口,直說“好玩、好玩”。 冬日的暖陽,老人的笑聲,眾人的喝彩,是“愛心福院,溫馨家園”的一幕,讓人倍感溫暖。春節(jié)假期堅守崗位,用真心陪伴,將真情傳遞,是每一位福利人的心聲。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