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小編 唐善理 通訊員 陳政忠 蔣小飛 寒風,冷雨。1月10日,小編走進東安縣紫溪鎮(zhèn)曲溪村,一位樸實憨厚的中年漢子在給一位老人喂著白米粥。那場景,恰似一位孝子精心侍候年老的父親。 村民告訴小編,老人叫張冬生,中年漢子叫唐文國。唐文國為老人做飯、洗衣、搞衛(wèi)生,陪老人聊天,日復一日堅持了30年。在這個邊遠小山村,張冬生與唐文國演繹了一段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人間真情。 張冬生今年82歲,天生有點智障,曾有過短暫婚姻,抱養(yǎng)過一個小孩,孩子不幸夭折后,妻子離他而去。50多歲時,張冬生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艱難。張冬生的鄰居唐文國和妻子商量,提出義務(wù)贍養(yǎng)老人。善良的妻子贊同他的想法。1987年,結(jié)婚不久的唐文國便承擔起贍養(yǎng)張冬生的義務(wù)。 張冬生住的木房年久失修,唐文國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住。一段時間后,老人舍不得自己的破木房,執(zhí)意要搬回去。唐文國拗不過,考慮到老人的安全,夫婦倆在自家山上砍了幾根木頭,給老人房屋加固。在為老人屋頂檢修時,由于上面濕滑,他一不留神摔了下來,摔傷了腿,在家養(yǎng)傷一個多月。 唐家并不寬裕,有兩個小孩,還要贍養(yǎng)一位老人。但一家人對老人從來沒有怨言,唐文國經(jīng)常購買新鮮瘦肉給老人煲湯,平時一家人舍不得吃的雞鴨、蛋類總是先給老人吃。隨著老人年紀越來越大,唐文國將一日三餐送到老人手里。 張冬生天生智障,且性情暴躁,有時稍有不順就開口亂罵,情緒激動時還亂砸東西。一次,張冬生病情發(fā)作,端著一碗熱粥砸到唐文國頭上,唐文國的臉被嚴重燙傷,頭也被砸出了血。那一刻,所有委屈和心酸涌上心頭,唐文國的心都要碎了。他強忍著淚水和心中的痛,收拾好破碎的瓷碗,簡單處理了燙傷的臉,又一如既往侍候老人。 老人腸胃不好,有時大小便失禁,唐文國總是自己動手,給老人洗澡、洗衣物。 在家里種田收入少,村里曾有人邀請?zhí)莆膰獬龃蚬?。唐文國心動過,但考慮到走后老人無人照顧,最后選擇放棄外出。 2016年夏天,老人結(jié)石病突發(fā),痛得蜷縮在床上不斷呻吟。唐文國租車送老人到30多公里外的縣城醫(yī)院治療,無微不至照顧了一個月。在醫(yī)院,醫(yī)護人員和同室病人都將唐文國當成了老人的兒子。 唐文國夫婦的善行,言傳身教影響了兩個兒女,他們從小就懂得孝敬張爺爺。現(xiàn)在兩兄妹都長大外出務(wù)工,每次回家,都要給老人購買禮物,還幫著父母一起照看老人。 “親幫親,鄰幫鄰。作為鄰居,這樣孤寡無助的老人,我不管誰管?為他養(yǎng)老送終,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碧莆膰鴺銓嵉脑捳Z中,飽含著一片真情。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