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的衰老,蹣跚在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 原標題:“計生紅旗縣”躲不開的那道坎兒 地處長三角的繁華地帶,東臨南黃海,依托洋口港,小城如東卻有一種奇異的冷清。 從如東縣的汽車站出來,汽車站門口停著的三輪車夫和出租車司機,清一色都是“老年人”——他們大多六十來歲,頭發(fā)黑著,不顯老,只有在笑的時候,臉上的皺紋才舒展開來。 11月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又迎來了雨季,找個落腳處聊天,是司機和車夫們最常見的狀態(tài)。往往等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才會有一個客人。生意不好,時常讓大家感覺到一種蕭條的壓迫。 過去,這里因為計劃生育而成為榮耀的代名詞,多年籠罩在“全國計生紅旗單位”的光環(huán)下,而現(xiàn)在,則因為計劃生育而陷入尷尬當中。 從某種意義上,如今的如東,正是十年、二十年后即將步入老年化社會中國的一個縮影。 人們把希望寄托在二胎開放的政策上,希望順應(yīng)政策,能夠扭轉(zhuǎn)頹勢,擺脫老齡化的禁錮。 如東縣掘港鎮(zhèn)曾經(jīng)的計生宣傳墻 放開了,也不想生了 李俊生(化名)和妻子前段時間鬧了別扭。妻子想再要一個孩子,但是他不愿意。 2014年,兒子在全家的期待中降生了,這讓李俊生欣喜又倍感壓力。雖然五十多歲的父母都還在工作,但上面爺爺已經(jīng)住進了敬老院,無論在經(jīng)濟上還是照顧上,父母都幫不了什么忙。 另一邊,妻子的家庭也跟他差不多,雖然小兩口就住在距離如東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南通市區(qū),但父母也只是偶爾探望一下。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妻子就表示,一個孩子將來太寂寞了,還想再要一個,李俊生沒吱聲。為了避免矛盾,他跟妻子說,等孩子長大一點再說。 “一個孩子壓力已經(jīng)很大,兩個孩子真吃不消。”李俊生告訴小編,“再說了,好幾個孩子推來推去都不愿養(yǎng)父母的事又不是沒有,什么都比不上自己手里有錢養(yǎng)老。” 2016年起,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正式實施,二孩的生育假也將延長。但在如東,生二胎的意愿并不明顯。 2016年11月28日,從早上8點多起,如東縣人民醫(yī)院的婦產(chǎn)科就陸續(xù)有準媽媽來做產(chǎn)檢。深一度(idintodeepthoughts)小編與十幾個準媽媽搭訕,大部分是第一胎,并且沒有要第二胎的準備。 |
標簽: 養(yǎng)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