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嶺北麓腳下,坐落著一所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管理規(guī)范的華州區(qū)養(yǎng)老服務中心,這里是130余位五保老人溫暖的家。 用心工作、用情服務 養(yǎng)老服務中心,從院長到每一位工作人員,他們把激情傾注在工作上,把奉獻書寫在人生里。與五保老人同吃、同住,起早貪黑,沒有雙休日,不能按點下班。敬老院工作繁瑣,所有工作人員卻都兢兢業(yè)業(yè),尤其是女同志,她們來不及接送孩子,照顧家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忙起來連軸轉(zhuǎn)。 院長王應征,連續(xù)10多天沒回家,連一身換洗衣物都來不及取,天氣寒冷也湊合,卻在五保老人受寒時第一時間送上棉衣。走進敬老院,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攙扶老人、掃雪,助推送菜車...... 在寒冷的冬天夜晚,為尋找一個未按時回房休息的五保戶,王懷欣局長和師紅娟院長,一層樓一層樓,一個房間一個房間仔細排查,近兩個小時將只顧閑聊忘記按時回房的五保老人找到安全送回住處。 行走時的一個攙扶,見面時的一句關懷,一聲叮囑,餐廳里忙碌的端菜送飯,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對于工作人員來說,他們心中有院,以院為家,讓五保老人“送進來 留得住 住得好”。 孝親敬老,樂于奉獻 “衣服穿厚點”“下臺階的時候慢一點”,這些關照的話語總是會在耳邊響起。常??吹阶o理員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住所、院子、食堂里,她們起得最早,休息最晚。把每一位五保老人儼然當成自己的老人,悉心照顧,為老人們讀報,和他們談心。對行動不便的老人,護理人員親自將一日三餐送到房間,她們視院民如親人,能吃苦,不怕臟,樂犧牲,樂奉獻。 以院為家,相互照顧 每每問及老人們住在這里如何時,他們總會笑說“美”“好”,用這些簡單的詞語表達出他們的心聲。71歲的菊洋交老人,與老人交談時,他言語間總流露出對工作人員、服務人員的體諒和贊美,他說:服務人員很辛苦,照顧我們的生活,吃飯總是在最后。 年近60的呂煥民,會理發(fā)。他在敬老院里,自發(fā)為需要的老人理發(fā)、刮胡子;63歲的鄭振山老人,擅長拉二胡;53歲的王波,喜歡唱歌、跳舞,像他們一樣多才多藝,熱愛生活,互幫互助的老人還有很多很多。每天飯后,溫暖的大廳里,響起歡快的音樂,院民們自告奮勇的表演才藝,唱歌、跳舞......服務人員也會為老人們表演節(jié)目,逗得他們開懷大笑,看著他們臉上洋溢的笑,我知道,這個冬天不會冷,在這里,他們有了一個溫暖的家。(華州區(qū)民政局 孫敏利)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