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全老人正在當志愿者。通訊員 劉揚 攝 商報訊 一位69歲的老人,一周里有六天在各處當志愿者。他每個月騎電瓶車奔波500公里,義務為大家服務,聽到受助者的一聲“謝謝!”他覺得是最好的回報。 每周二、四、六的上午,69歲的陳志全老先生都會風雨無阻地在市中醫(yī)院的志愿者崗位上,為患者求醫(yī)問藥指路,回答患者的各種求助問題,忙得不亦樂乎。 在寧波市中醫(yī)院的志愿者崗位上,陳老先生已經堅持了2年多時間。除此之外,他每周一、三、五還在李惠利醫(yī)院做志愿者,有時下午還去軌道交通站臺做志愿者。 陳老先生家住長樂,騎電動車從長樂到市中醫(yī)院路途還算近,去李惠利醫(yī)院至少要30分鐘,加上其他志愿者工作,他一個月要來回要跑1000公里?!拔也挥X得很辛苦,我14年前患胃癌開過刀,現(xiàn)在自己身體恢復得跟生病前差不多?!标惱舷壬f,身體恢復以后,他一直想為社會做點貢獻,2年多前聽同學說可以在醫(yī)院做志愿者,他欣然“上崗”,感覺這也是自己對社會的一種回報。 在市中醫(yī)院做志愿者,醫(yī)院要求能早上8點到。但陳老先生每天7點不到就來到醫(yī)院,風雨無阻。他說因為病人來得早,自助掛號機開機了,好多人還不會用,要早點去才能幫幫他們。為了早點趕到醫(yī)院,他早上5點就起床,還用兩個手機來鬧鈴。 陳老先生說,當志愿者的過程中,發(fā)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曾經有位40多歲的女患者,因為對疾病的恐慌,看到正在做志愿者的陳老先生,就哭了起來。后來老人用自身經歷安慰她,還幫她排解家庭的煩惱。最后這位女患者心情放松多了,如今她和陳老先生還經常通過微信聯(lián)系,交了個朋友。 做志愿者不難,但長期堅持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有人主動跟陳老先生說要一起來做志愿者,結果對方做了三個月,說沒什么好處,不想做了。陳志全老人說,這是你自己選擇的,本來這個崗位就是付出的,沒什么好處,沒有付出的想法,根本做不好。 看到陳老先生退休后還這么操勞,周圍也有人說他傻,一分錢回報都沒有,還要起早摸黑風雨無阻地上崗。陳老先生說,做志愿者一定要有愛心,否則堅持不下去。他說要么不做,做了就要認真做,一定要做好。生病的人是值得同情的,他們是弱勢群體,需要幫助的。如果他們能說聲謝謝,我就很高興了。 當志愿者,偶爾也有被誤解的時候。老人說,有時候看到患者為難,自己主動前去問別人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助,有的人不理不睬,不過好在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很尊重他們志愿者的工作。 |
標簽: